觀戰筆記:非藍即綠 台青年「受夠了」

觀戰筆記:非藍即綠 台青年「受夠了」

「請支持尊重年青人的政黨!」一行四十多人的台灣青年逆轉本部義工,昨午到板橋「掃街」。一色黑底黃字的T恤,浩浩蕩蕩,不滲半點綠色。他們都是為謝長廷助選,卻沒有喊過一句「支持謝長廷」或「支持民進黨」的口號。文化大學二年級生朱意華說:「我們要逆轉的,包括非藍即綠的政治生態,因為我們已經受夠了。」
32歲的林昶佐(Freddy)是搖滾樂手,自言不是民進黨員,也非謝長廷粉絲,今年初台灣立委選舉,支持的也不是民進黨的候選人,但在總統大選的關鍵時刻,他卻擔當起謝營青年軍的領軍──台灣青年逆轉本部執行長。他解釋,國民黨已取得國會大多數,擔心馬英九擔上總統後不受制衡,也認同謝的施政理念,才決定幫忙。「如果有其他候選人比民進黨的好,我一樣支持。」他曾經在謝與年輕人的座談會上,提問「你支不支持大麻合法化?」嚇得謝的幕僚出一身冷汗。

「第三社會」未成氣候

Freddy昨帶領一群才20歲出頭的義工,在街上派傳單,喊口號。經過馬英九蕭萬長後援會的門口時,有義工還向對方的職員鞠躬互勉:「大家都為台灣加油!」
曾經是民進黨青年部主任、陳水扁「文膽」的周奕成,去年成立「第三社會黨」,並參選立委,因此被民進黨開除黨籍。他解釋,「第一社會」是1945年前已在台灣居住、認同本土的泛綠選民;「第二社會」是1945年至1949年移民來台,認同中國的泛藍選民;因為歷史的問題,身份的認同,造成他們長期衝突,兩黨惡鬥。他提出「第三社會」,就是以解嚴世代為主體,希望吸引中間選民。在台灣,藍綠以外的政治力量顯然未成氣候。他們仍不是主流,卻是民主社會的必然發展。
陳沛敏

觀戰筆記
陳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