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照風暴小結 - 李怡

淫照風暴小結 - 李怡

淫照風暴告一段落。內地作家余杰以香港、北美和大陸三個地方,分別以淫照、慾照、艷照三個不同詞語來報道此事,說明三地有不同的價值觀。淫照,帶貶意,雖不能說違法,但有道德譴責之意。慾照,屬中性。而艷照,則略帶褒意,暗含艷羨之情。
西方對此事的反應也有別於香港和內地。美國CNN將陳冠希、阿嬌與Paris相提並論,指後者雖有色情影帶流傳,性醜聞反而有助演藝事業,而陳冠希卻被迫退出娛樂圈,阿嬌的演藝事業也大受影響,《華爾街日報》則報道淫照風暴席捲亞洲,特別在大陸流傳,但這些地方多只是作為八卦話題議論,在香港,則討論內容涉及私隱、警權與新聞媒體角色,較有意義。
內地的官方與民間,對「艷照事件」有相反的反應。開頭艷照流傳,內地官方不理。儘管香港因「一哥」談話使網民自我約制,內地仍大肆流傳,並出光碟販賣。內地潮流店和售物網站還熱賣艷照中BoBo穿過的馬騮仔內衣,阿嬌的黑色喱士魚網內衣,和陳冠希床頭的熊公仔,說明內地年輕人不僅欣賞而且有仿效之意。香港雖議論不斷,但基本上只議論淫照引伸的問題,較少流連照片本身,也不會有商店力推有關產品。大陸官方反應雖慢,卻一有反應即激烈而且極端。最近更有內部指令封殺淫照涉及的藝人在內地的演藝活動。官方表面上冠冕堂皇地道德掛帥,並以道德代替法律、政策,而私下和民間則任由男盜女娼淫逸泛濫,在此一事件中表露無遺。
淫照,慾照,艷照,是一面很好的鏡子,照見不同社會的人文生態,也照見管治體制與當權者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