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濟好轉有人想買樓,有人想生兒育女,養和醫院輔助生育服務的求助個案由04年300多宗躍升三倍至去年900多宗,該院旗下的體外受孕中心昨完成擴建,提供儲存精子、卵子、胚胎和卵巢組織的服務,為癌症患者帶來生育希望。中心早前亦接手家計會的精子銀行服務,最快年底向大學生募捐精子。 記者:張嘉雯
養和醫院體外受孕中心主任梁家康指,港人近年對輔助生育服務需求大增,中心求診者以34至39歲佔最多,40歲以上成功受孕比例約一至兩成,40歲以下約為四至六成,最年長成功受孕個案為45歲。
該中心是全港唯一提供儲存精子、卵子、胚胎和卵巢組織的機構,助癌病人保存生育能力,包括女性乳癌及男士睾丸癌患者,「癌症好後生都可以有,見過有病人得26歲,化療前幫佢儲起卵子,等第日可以選擇生育。」
中心另一主任梁啓文指,各種組織中以貯存卵子最困難,冷凍過程中會因細胞內水份結冰而失去功能。現時中心為癌病人貯存了六個卵子和兩個胚胎,費用首六個月10,000元,此後每年6,000至8,000元。
往大學募捐精子
家庭計劃指導會今年初結束精子銀行,服務轉交該院,梁家康指新的精子銀行將於復活節後投入服務,以家計會的收費為原有的病人服務,最快年中會在各大學宿舍募捐精子,「香港無人肯捐精㗎,結咗婚或者有女朋友嘅都會反對,無人想突然間有人拖住個細路嚟認你係老竇㗎嘛,最有機會捐係大學生。」
中心昨完成擴建,面積3,600平方呎,增加一個手術室,由8名醫生和10名護士組成醫療隊伍,相信每年可應付2,000個求助個案。每次治療連同醫院費、胚胎培育、醫生費、藥費、驗血、超聲波等,費用約70,000元。
港人常見不孕原因
精子活力下降:食物含抗生素、荷爾蒙、農藥、重金屬,加上環境污染,影響精子質素
女性排卵不正常:主要與年紀大有關,引致荷爾蒙不平衡,過肥或過瘦、卵巢水囊、子宮內膜細胞移位
性生活不頻密:工作繁忙、居住環境狹窄
對排卵期有誤解:排卵日為月經周期前14天;所謂排卵期在月經周期後14天的說法,只適用於月經周期為28天的女性
資料來源:養和醫院體外受孕中心主任梁家康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