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信泰富(267)昨午公佈07年度純利108.43億元,增31.1%,接近市場預期上限;但由於只維持派末期息0.8元,也沒有就去年下半年分拆大昌行(1828)上市派特別股息,故令投資者失望,午後遭拋售,最多跌7.66%,收34.2元,跌6.43%。 記者:龍婉嫻
董事總經理范鴻齡解釋,由於1月集團曾回購1548.4萬股,已相當於每股資產淨值增加0.3元,故沒有增加派息。1月曾與中信泰富齊齊在市場吸納集團股份的主席榮智健稱,雖然公司業績不錯,卻與股價不掛鈎,現價市盈率僅7倍,但他對公司前景有信心,「再見到我增持並不是奇怪的事」。
回購已增資產淨值
去年集團來自分拆中信1616(1883)及大昌行的特殊項目溢利分別逾26億及19億元,投資物業公平值價變動溢利10.02億元,扣除此等因素,經常業務溢利按年增36%。
業績報告內只將特鋼生產、鐵礦石開探及物業發展列為核心業務,基建業務包括電廠、隧道及航空資產已「跌出」核心圈,榮氏指除了一些持股量低於20%的電廠,及香港空運貨站一成股權,其他基建資產現時無意出售。
集團今年資本開支約200億元,較去年增60億元,其中70億至80億元用於特鋼業務,78億元用於澳洲鐵礦石項目,其餘供地產發展使用。副董事總經理李松興表示,為穩定特鋼的焦炭及焦煤來源,該公司以7.8億元收購安徽銅陵一家焦炭廠85%股權,該廠與湖北新冶鋼的90萬噸新焦炭廠產能一樣,現已開始商討興建二期90萬噸新廠。此外,集團最近斥資16億元,夥山東新汶集團收購一個可開採儲量約5億至6億噸的焦煤礦,佔股三成,該礦今年投產後,年產量將達600萬噸。
擴船隊年省3.51億元
為穩定運輸澳洲鐵礦石船期及節省費用,集團早前訂購了12艘散貨船,但在籌組銀團時,銀行界曾對公司缺乏相關經驗有保留,但榮智健指,李松興與范鴻齡於30多年前曾在包玉剛旗下的船公司「打工」,中信泰富最初亦有經營船隊,高峯時有20艘船,故不認同沒有經驗之說。
李氏又稱,上述船隊可為集團每年節省4500萬美元(約3.51億港元)轉駁費,但仍只能應付55%運輸量,未來澳洲鐵礦石項目仍須租用其他散貨船。
至於3月1日集團投資的海南萬寧神州半島大型旅遊項目,因農民不滿徵地補償拒拆遷,爆發警民衝突,但業績報告內卻指項目進展順利,榮智健解釋將由當地政府解決,目前工程進度正常,相信首期明年竣工。
中信泰富07年度業績
營業額
2007年:449.33億元 變化:-4.5%
股東應佔溢利
2007年:108.43億元 變化:+31.1%
.特鋼製造*
2007年:28.44億元 變化:+47.5%
.物業*
2007年:8.21億元 變化:-64.3%
.基建*
2007年:24.91億元 變化:-43.1%
--上市附屬盈利貢獻--
.中信1616#
2007年:21.74億元 變化:+829.1%
.大昌行#
2007年:32.28億元 變化:+734.1%
每股盈利
2007年:4.91元 變化:+30.2%
每股末期息
2007年:0.80元 變化:不變
*未計財務淨額前綜合業務溢利
#已計入分拆中信1616的19億元及大昌行26億元特殊項目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