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教學,香港是一個自由的城市,本來沒有問題。一個蠢的政府,硬要插手管,「強制」許多學校由英語轉「母語」,就變成很討厭的問題。
一家學校用什麼語來教學,不關政府的事,只要有市場,用孟加拉語有人願意排隊報名,也輪不到政府也來管。今天要「強制」這樣,「強制」那樣,明天就可以「強制」香港的西餐廳,也要賣豬皮、魚蛋、牛雜,這種政府,是儍人組成的吧?
母語教學,你不要狎弄它,它還有一點點尊嚴。就像殖民地時代,中文中學辦得很艱苦,有的是美國教會津貼,有的是國民政府資助,但低調得來有一股剛直的人格。但特區政府一上來,硬要把「母語教學」裝飾穿衣,就像一個老嫲嫲,人家本來在卧房裏,一身粗布麻衣,靜靜地在刺繡、穿珠仔,你硬要進房間,硬要這位老祖母換上低胸露肩裝,叫她出去陪唱K,跟年華十八的少女們競爭,十天下來,這位老太太的營業成績,當然是最差的一個。是老太太的錯嗎?不,是玩弄嫲嫲的這個妙想天開的忤逆子的罪孽。
加上推銷母語教學,特區政府的精英口不對心。他們叫香港人的子女接受母語教學,自己的子女卻送去英國讀寄宿學校,送香港的英語精英名校。推銷一件產品,自己也不相信,然後全香港的家長,也看得出這夥拙劣的推銷員自己也不相信,最後他們兩手一攤,拍拍屁股走了,香港的下一代,付出慘重的代價。
這種蠢事,在一個文明社會,是不會容許的。英國工黨政府的元老希利,是一位左翼政客,三十年代進牛津大學,還加入了英國共產黨。工黨上台,希利以窮人的代言人自居,聲稱要向富人階級抽重稅,年入一萬鎊,上稅七成五,並反對英國的寄宿中學,說這是製造貴族的工廠。
後來希利卻被揭發,自己的孩子進了寄宿中學,英國的輿論不放過他,說他虛偽。希利是英國政界的全才,外相和財政大臣都幹過,就是當不成首相,因為他的偽善,早就讓人看穿了底牌。
香港的「母語教學」,在一群中國的偽人手上玩弄十年,必然破產。殖民地時代,中文中學的孩子有點苦,但從來沒有人公開說過中文教學是二等,但特區十年,一下子就把中文中學標籤為二等,這種低智商,在世界上的政府之中,是極為罕有的,只苦了那位七老八十還要被迫在K場街上濃粧陪唱的老祖母,這把年紀了,真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