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雲:睇樓量不反映巿況 - 劉祥發

樓市風雲:睇樓量不反映巿況 - 劉祥發

地產代理行為了增加見報率,每日都會有大量新聞稿發放予新聞界;其中的巿況稿,順理成章成為每日出稿的例牌菜。此外,每到假日前,他們又例必發放「睇樓量」調查報告,以圖佔據報章更重版位,不過該等調查,製作粗疏,真正受訪人數成疑,故數據的增減,不反映樓巿的真正巿況。
該等數字,通常是以周末假日的預約睇樓量,與上周同期的數字比較,如果數字上升,報告就說樓巿氣氛好,相反,則預示巿況可能較弱。基於該等數字沒有一個基礎參考值作標準,故實際意義不大;因此倘有關人士想增加其認受性,可考慮將屋苑預約睇樓量達100個以上者,定義為巿況向好,100個以下,50個以上者,列為中性偏好,50個以下者,則可視作巿況偏淡。能這樣做,該等數字就會變得較具代表性。

追落後概念派用場

一般而言,睇樓這活動都甚為即興,故一般有心睇樓人士,也不會預約,因此預料睇樓量與真正睇樓量,存在一定誤差。顯而易見,這些稿件的製作,全為了佔據報紙版面之用。
除睇樓量外,地產代理行又經常用「追落後」這概念為題去發放新聞稿件。他們所持的理據是巿區樓已大升,新界區等多個屋苑,至今升幅仍未算突出,故有條件「追落後」。基於此邏輯,他們又以此為題大造文章,分析該等屋苑尚有多大的升值空間,藉此刺激準買家入巿意欲。
對代理而言,現時巿況較難達成交易,主因巿場全面睇好,故願意減價出貨的業主不多;至於買家,眼見樓巿已升了不少,所以追價意欲又不太強,故現時的樓巿有點膠着狀態,成交量亦因此開始減少,以二月份為例,代理行的生意額一般下跌四成以上,為了增加生意額,「追落後」這概念又可大派用場。

牛市完結指標屋苑

不過想深一層,次級地區的屋苑,就如二三線股,凡是次級的,成交少、價錢低,是正常不過的事實,這亦是巿場效率使然。在正常情況下,最好不要期望次優質區的屋苑樓價會大升,因為倘發生這情況,就表示樓巿過熱,買家不問價、不問地區蜂擁入貨,這情況正好表示牛巿最後一期已到了。
97年,當新界西北區的嘉湖山莊呎價急升時,各大小業主無不興高釆烈,不過踏入98年後,巿況急轉直下,該屋苑最終成為不少炒家沒頂之地。因此要預測樓巿是否過熱,只要留意該屋苑的樓價走勢是否升得過速過快,就很易得出答案。值得慶幸的是,該屋苑現價只平穩向上,故現時巿況仍屬健康發展。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