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行出事同業恐受累

投資銀行出事同業恐受累

摩根(JohnPierpontMorgan)在100年前協助華爾街脫離困境,如今他一手創立的摩根大通再次出手相助。本月14日,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聯同摩根大通向面臨四面楚歌的貝爾斯登提供緊急資金,以助其度過難關。
面對信貸危機越演越烈,華爾街人士最擔心的,就是有大銀行或證券行被迫求援甚至倒下,這次終於噩夢成真。
摩根大通是貝爾斯登的結算銀行,並將擔起「管道」角色,讓聯儲局繞道「泵水」解救貝爾斯登。經過一次特別表決,聯儲局理事推舉摩根大通,代為接管貝爾斯登的按揭等資產作抵押,然後透過聯儲局的貼現窗,向貝爾斯登提供為期28日的借貸。

儲局救銀行曾出現兩次

貝爾斯登並非存款機構,故此無法直接通過貼現窗借錢。而聯儲局又同意,摩根大通毋須對抵押品導致的任何損失負責。當局過往只曾兩次作出這樣安排,分別在1930年代和60年代的經濟蕭條時期。
貝爾斯登旗下兩隻對冲基金去年夏季「爆煲」,揭開了該投資銀行出事的序幕。這正正是個典型例子,道出資金緊絀問題和信心下降,如何迅速演化成債務危機,尤其是投資銀行較商業銀行更倚賴短期融資。
去年,貝爾斯登積極強化其融資架構,可是在過去一星期,外界越益關注該公司無法履行債務責任。

市值一日蒸發近半

本月14日,當有白武士出手相救的消息曝光後,貝爾斯登股價應聲反彈,但不久後再受狙擊。在一日之內,其市值蒸發掉差不多一半。據報道,客戶不顧一切地從貝爾斯登提走資產。不過,貝爾斯登強調其資本比率仍處於穩健水平,並將會提前在本月17日公佈首季業績。
聯儲局的憂慮可以理解,如果當局在本月14日繼續坐視不理,一些人擔心貝爾斯登可能會完蛋。出手的時間也凸顯問題之迫切性,只要貝爾斯登能捱到本月27日,即是新貸款機制生效的日子,該公司就可以直接向聯儲局借錢應急。
在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中,貝爾斯登規模最細,但其投資於信貸市場的資金相對上最多,尤其是按揭投資。其他金融機構也難安寢,貝爾斯登出事,只會加深市場關注,以高槓杆比率炒賣的對冲基金也會陷入劣境。
貝爾斯登將處於風雨飄搖的境地,該公司正與摩根大通洽談「長遠」注資,即是可能變相被收購。聯儲局和其他監管機構,將會確保貝爾斯登最終會在一家實力更強的機構下得到庇蔭。
當然,準買家不會輕易答應,因為貝爾斯登的賬目充塞着複雜的「結構性」按揭相關產品,價值難以準確計算。假如抵押品的價值一跌再跌,不排除貝爾斯登會步上倒閉厄運。諷刺的是,就在貝爾斯登出事消息曝光前一日,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揚言,銀行為次按撇賬的最惡劣日子快將過去。
2008TheEconomistNewspaperandTheEconomist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