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系列六之一 關節炎患者福音<br>鈷鉻製手指關節 適合華人 可用40年

港大醫學院系列六之一 關節炎患者福音
鈷鉻製手指關節 適合華人 可用40年

【本報訊】關節炎患者的手指關節會發炎及變形,病情嚴重更需更換人工關節,但現時普遍使用的人工關節易因發炎、磨損及折斷而失去功能,令手指再度變形。香港大學成功研發新一代鈷鉻合金人工手指關節,其獨特的弧形及坑紋設計除可提供90度活動範圍,更可將關節緊緊嵌入手指骨中,與正常的手指關節無異。 記者:梁瑞琼

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副教授及榮譽顧問醫生葉永玉指,六年前開始研發由鈷鉻(CobaltChrome)合金製成的人工手指關節,該關節由兩件約半吋長的合金配件組成,合金配件連接的一端呈弧形,連着附有坑紋的長方柱體。她解釋,弧形接觸面可提供90至100度的手指活動,坑紋則有助配件緊緊嵌入指骨中,也提供新骨生長的地方,令關節更「實淨」,合金關節共有七個尺寸,適合不同大小的華人手指關節。

港進行人體測試

靈活耐用的人工手指關節可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質素,港大已就有關研發進行多項測試。葉永玉指,在機械測試中,證實人工手指關節可活動500萬次後才開始出現磨損,即相等於一般人40年的手指使用次數。兩年前更以約40隻雞來進行動物測試,將人工手指關節嵌入雞腳趾關節中,再打石膏六星期,結果發現,大部份雞腳趾關節均出現骨增生,「喺個接合點度有骨增生,即係人工同原有嘅骨接成一體,同原來嘅關節冇分別。」她指,正計劃在本港進行人體臨床測試,預計會為25名患者裝上人工手指關節,通過安全測試後便可應用到病人身上。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手指關節由於不斷發炎,令手指變形,除會影響外觀,更會產生痛楚及減低手部功能。葉永玉指,約4至7%患者因此而需要更換人工手指關節,以減低痛楚及改善外形,但現時普遍使用的金屬及矽膠製人工手指關節均未能取代原有的關節。
葉永玉說,矽膠人工手指關節只可提供30至40度活動範圍,更會引致關節發炎,基本上所有患者換上條狀矽膠關節後,關節位均會出現發炎現象,矽膠長期使用後也會出現磨損及折斷,令手指再度變形,而嵌入矽膠的位置也會被擴大,難以再更換人工關節。現有的外國金屬關節則是滑面設計,尺寸也不適合中國人,故期望鈷鉻合金人工手指關節可成為最佳的替代品。
港大醫學院系列將一連六期、逢周一刊出。

鈷鉻合金人工手指關節僅一吋長,共有七個尺寸,適合不同人士。

鈷鉻合金人工手指關節特點

設計:兩件配件
作用:仿人體關節提供一個接觸面

設計:弧形接觸面
作用:提供90至100度的活動範圍

設計:坑紋長方柱體
作用:緊緊嵌入指骨中,讓骨增生

設計:鈷鉻合金
作用:不會引致發炎

設計:7個尺寸
作用:適合不同手指大小的患者

資料來源:葉永玉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