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接收新船不利中外航運受壓 - 齊明

點股壇:接收新船不利中外航運受壓 - 齊明

中外運航運(368)於去年11月以8.18元上市,首日雖是8.25元,但隨即跌破上市價,於1月曾跌至4元,其間雖有波幅,仍與上市價有相當距離。
去年中外航運盈利1.4億美元(下同),較上年增長18.4%,較上市預測的1.26億元增加11.7%,如調整出售船隻收益及上市所得額外利息收入,則盈利應為1.29億元,增長20%,以加權平均計,每股盈利4.7美仙,不派發股息。
中外航運船隊共34艘,其中亁散貨佔26艘,運力130萬噸,油輪3艘,運力83.2萬噸,集裝箱船5艘,運力2230個標準箱,主要以期租或程租方式租出,部份自行經營,並有向外租用船隻。

油輪集裝箱船收入減

去年亁散貨船收入增加36.2%,佔總收入85.7%,油輪收入減少29.6%,佔總收入10.3%,集裝箱船收入減少9.4%,佔總收入3.5%,總收入則增22.1%,毛利增25.7%,毛利率由47.4%升至48.8%。
於分類業績方面,亁散貨船增28.2%,佔總分類業績97.6%,油輪業務由獲利929萬元轉為虧損152萬元,集裝箱航運業績則減24%至408萬元,反映業績主要來自亁散貨船業務。
航運業的油運及集裝箱運輸殊不樂觀,而亁散貨船仍在審慎看好,儘管反映亁散貨運費的BDI相當波動,而中外航運的亁散貨船出租合同已鎖定60%以上,平均租金已較去年上升50%,明年合同亦鎖定14%,該等合同多於去年底及今年初高位時簽訂,這些合同的貢獻,已相當於去年亁散貨船收入的90%,即使其餘40%只以去年平均價租出,亁散貨船今年的收入仍可增加約30%,或較去年全年總收入增加11.4%,但油輪及集裝箱船收入可能繼續減少。
另一方面,上市後手頭現金已增至13.72億元,去年上市額外利息視作非經營性收入,今年則提供正常利息收入,雖然今年接收定造中大型油輪一艘及集裝箱船4艘而付出部份款項,但利息收入仍有貢獻。

回購股份刺激亦有限

三類船舶均有定造中,而今年接收的只是油輪及集裝箱船,在低潮中增加運力是處於不利,而仍穩好的亁散貨運,所定購的船隻接收期是三年之後,換言之,今年亁散貨運的增長,可能被油運及集裝箱貨運所抵銷。
中外航運現價4.10元,PE(以加權平均股數計)11.2倍,今年股數已增53%,即業績要增53%,PE才能維持,否則PE便升,最近公司曾作回購,股價稍升再跌,亦未見繼續回購,相信仍在尋底,只宜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