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各方面一直都希望足球可引入一些新技術,令到判決、特別是入球與否可以準確一點。曾幾何時,白禮達說出令人不可接受的那句「錯誤是足球一部份」,或許球迷會認為,有誤判足球才更有戲劇性;但當你是球會的投資者,你又會怎樣想?
況且,這是人類概念性問題,如果這些寃枉性錯誤可以接受,那人類又何需改善生活,令所有事物更準、更快。
放心,這文章不是罵而是讚白禮達的。近周國際足協公佈,試驗多時的晶片足球及網球賽事用的「鷹眼」,在足球都因涉資巨大及準確性不佳而不會被採用。
談到晶片足球,常看此欄的讀者,都知道我曾討論過其不可行性。因為晶片一旦引起爭論,結果最後最有力的仍是影像;事實上,在日本進行的世界冠軍球會盃,國際足協公佈晶片足球曾發出7次訊號但有一次是錯的,加上若使用會耗費很巨。
「鷹眼」也在足球作了連番試驗,結果是有12個鏡頭製造出的模擬畫面,是會因門前有球員而無法準確顯示是否入球;這個試驗失敗,最受損的是Hawkeye公司,因為投資不少但沒得到合約。
國際足協表示,現在最經濟又簡單,是加設在底線、球門旁邊的球證。要讚國際足協今次公正、公平、公開面對此事,而公佈裏有一個字眼是關鍵的,是足球不像其他運動般Stop-start;足球可否在這方面落墨,例如變成4節或像網賽般有上訴權?大家幫手想想。
文:何輝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