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基金助少年擺脫迷惘<br>撥款推行「生涯規劃新希望」

蘋果基金助少年擺脫迷惘
撥款推行「生涯規劃新希望」

趁早訂下就業目標,有助人生發展。香港遊樂場協會賽馬會上葵涌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推行「小規劃.大改變:生涯規劃新希望」計劃,透過大型問卷調查收集數據,製作針對性教材,幫助全港面臨前途抉擇的學子擺脫迷惘,作一盞引路小明燈。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2萬5千元予該機構推行計劃。

讀書、考試、畢業、工作,是人生必經階段。許多青少年未必懂得定下人生目標,為未來人生籌謀。負責此計劃的中心,去年開始在葵青區逾30所中學,向約1500名中三及中四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中學生對前途及就業安排的想法,又透過展覽及講座,向少年人介紹「生涯規劃」的性質和重要性。

嘉寶決心向音樂方向發展,但感到支援不足,需要明燈引路。

大學三年級學生Angel(右)直言仍要時間規劃未來出路。

及早了解及早部署

Angel是城市大學英文與傳播系三年級生,是這個計劃的義工。回望過去,Angel自言「全靠好彩」,「會考成績唔係咁好,只能讀副學士,跟住又轉到入大學。」抱着「見步行步」態度,走入大學校園的Angel,到大二時因社交圈子的擴闊,始察覺自己對人生欠缺了解與規劃,「睇番轉頭,有啲為咗逃避太早工作,書有得讀就繼續讀,無諗過自己鍾唔鍾意,對未來職業有冇幫助。」
直至成為「小規劃」義工,Angel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全程參與策劃一個計劃好有滿足感,希望未來都可以搵呢類性質嘅工作。」她認為,如能在初中時思索自己的志趣與方向,將更能把握時間,為人生作部署。
就讀中三的嘉寶,正為如何向興趣發展而煩惱,「好鍾意玩音樂,夾開band,識打鼓同彈結他,但學校就唔支持,甚至反對,覺得讀唔成書先夾band。」他希望順利完成中五學業,報讀職業訓練局有關音樂製作的課程。他發現身邊同學也對前路感到迷惘,「好多同學唔知第日想做乜,淨係知讀唔到書,就出嚟做物流或者洗頭;我雖然有方向,但點樣先達到目標,好想有人教我。」
檔案編號:0927006

社工意見:按性格定人生方向

負責此計劃的社工黃健樂表示,調查過程發現,九成半受訪者沒聽過或想過「生涯規劃」;逾半對自我認識不足,也沒對將來職業作任何準備,「好多時有書就讀,到高中,甚至大學,都未知揀錯,就算中途再揀過,都浪費唔少時間同社會資源。」
黃健樂指,計劃透過展覽和工作坊等,喚起學生對自我的了解,「研究型嘅工作,適合鍾意探索嘅人;喜歡表達、想像,就適合藝術工作;擅長同人接觸溝通,就應搵社交型嘅工作。」他表示,希望學生掌握這些資訊後,可盡早探索自己的性格、能力和興趣,為未來定下目標。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將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由於有些受惠人因搬遷等原因失去聯絡,如在收到善款後一年內,仍無法聯絡指定受惠人,本基金將把捐款全數撥捐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