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起春茗聚會中見到的客人,加上一句,見來見去都是這些人……言下有沉悶之意,我笑問:沒有相看兩不厭的人嗎?
怎麼樣才可以是朋友、甚至變成知己?最基本的條件只有一個:相看兩不厭,一定要雙方都不厭才行,你看我與我看你,感覺不相同,才見一次面,便覺得足夠;看過看傷的都成不了好朋友,一面之緣後發展不下去了,茫茫人海,就此別過,相見無期。
相看兩不厭,多麼困難,有人說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對的人,但這才不過是一個好的開始,接下去的悠悠歲月,或者是開始的感覺欺騙了你,或者是第一印象後的包裝慢慢卸下,一切都不對勁了,像變了味道的酒。再好的年份品質也不能喝,所以才有所謂淡淡然的君子之交,隔得遠,來往又疏淡。好的印象一直維持着,五十年不變,也許這五十年,只不過是有限的幾次碰面,淺淺的,不着邊際的交談,你不知道那個人的過去、現在與將來。他也不知道你的喜怒哀樂、不知道你人生中的波折起伏、得意失意,你也不知道他的,一切不關痛癢,不必上心,像街頭擦肩而過的陌生人。不陌生的只是知道那名字,見過的那一張臉,知道高矮胖瘦;連喜歡的口味、顏色、類型,都不曾互相交換過。也許有的只是一張名片,一個號碼而已。雙方的鈴聲從來沒有響過。
古人曾有彼此聞名,相見恨晚,穿州過省,程門立雪,把酒言歡後,立斬馬頭,不肯打道回府,也許是一剎那的火花造就了相看兩不厭,也許是當時的氣氛造就了快意江湖的浪漫俠士之風,至今仍為後人津津樂道,今人相看兩不厭的也許只是對某個地區的風物、某個名勝的山水,因為別時容易,再見也難。在記憶中特別馨香、渾忘了人間何世吧,現實中的人與地反而變得令人難以忍受了。
你也有相看兩不厭的朋友吧,問題是,是否只能看,除了看……心下已茫然。
蔣芸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