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承認,將來若實施醫療融資計劃後,公立醫院服務將加價,防止濫用及縮短輪候時間。據了解,將會加費的項目包括急症室、住院、門診及部份手術收費。政府考慮在明年初進行有關第二階段諮詢時,一併提出加費建議。
周一嶽昨出席商業電台節目時表示,醫療改革推行後,會考慮增加部份公共醫療服務收費,調整收費是要改變市民行為,避免濫用服務。
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醫療融資工作小組」主席夏佳理昨出席香港電台節目時表示,現時公私營醫療資源分配失衡,對於購買了保險的病人,公立醫院也無法提高收費,將來若推行醫療融資,預料公營醫療收費會提高至與私營醫院相若,令公私營醫療可以公平競爭,也可縮減公立醫院病人輪候時間。
夏佳理又表示,醫保每月供款可少於月薪的5%,但不能低於3%,否則保障將會不足夠。
政府將加強規管私院
消息指出,政府商討醫療融資諮詢文件時,也曾研究公立醫院加費問題,目的在拉近與私營市場的距離,令市民轉投私營市場。政府曾研究加費項目,包括急症室、住院、門診及部份手術。為免加重住院病人負擔,市民住院首數天費用加幅最高,之後費用會隨住院日數越長而遞減。
消息指,加費會在推行融資後才落實,之前政府亦會加強規管私家市場,提升市民的醫療服務質素。
為爭取市民支持即強制供款及買醫療保險,政府指保費可維持低水平,月入1萬元以上人士,直至2023年,每月保險劃一只需523元,包括保住院、專科門診及長期病患藥物。
亞太區壽險總會前會長黃錦輝表示,政府是根據現時多少人使用醫療服務作計算,但沒有計算投保人士增加後,市民在「供咗保險唔好蝕底」的心態下,索償個案會增加,從而扯高保費,屆時保費未必能保持在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