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術的日子逼近,很多病人也會忐忑不安,擔心觸犯禁忌,影響手術成效,甚至出現併發症,手術前禁忌原來真的不少,常見包括要禁飲食、調節血糖及血壓等藥物份量,若要做大腸手術,最好在手術前兩至三天減少進食高纖維食物,手術前數小時更要飲用瀉水,將腸內大便排清,所以在手術前最好還是乖乖遵從醫生吩咐,不要任意妄為。 記者:梁瑞琼
不少饞嘴病人,因不能忍口,在手術前會偷吃,外科專科醫生李綺雯解釋,無論是以傳統剖腹或腹腔鏡進行大腸手術,病人在手術前八小時要禁食,原因是當醫護人員為病人插喉時,若胃部留有食物,就會引致嘔吐,反流上食道,食物殘渣隨時跌入肺部引發奪命肺炎。
需調節藥物份量
心臟病、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手術前要按醫生吩咐調節相關藥物份量,李綺雯指,糖尿病患者需在手術前一天減少或停服降血糖藥物,以配合禁食。由於病人禁食後血糖會自然降低,一旦再服用藥物,易出現血糖過低症狀,故醫護人員要嚴格監察病人的血糖。
需服用薄血藥的心臟病患者在手術五至七日前要停藥,李綺雯指,由於薄血藥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避免血塊阻塞已收窄的心臟血管,但在手術中則會減慢傷口癒合,增加流血不止風險。而高血壓病人則可繼續服降血壓藥以維持血壓穩定,以防中風或心臟病。
飲瀉水排清大便
進行腹腔鏡手術時,由於需要擴張腹部提供空間放入手術儀器,故腹壓會上升,令腳部血液流回心臟的阻力增大,李綺雯估計每200名病人便有一人會出現靜脈血管栓塞,若大腿血管的血塊脫落流入心、肺部造成阻塞,更可致命,故病人或需使用防止靜脈血管栓塞的藥物,防止血液凝固。
病人通常會在手術前一天入院,以便進行禁食及相關檢查,病人禁食的同時,也要飲「瀉水」,將體內的大便排清,避免儀器被大便阻礙。假設病人早上8時做手術,即午夜12時便要開始禁食,而在入院當日黃昏便要飲瀉水,病人要在兩小時內飲下兩公升「瀉水」,之後便會肚瀉六至七次。由於份量大,故建議病人每15分鐘飲用250毫升。
手術前注意事項
大腸外科手術
事項:手術前8小時禁飲食
原因:避免食物在麻醉過程中倒流入肺,引致發炎
事項:停服降血糖藥(只適用於糖尿病患者)
原因:避免禁食後出現血糖過低
事項:繼續服食血壓藥(只適用於高血壓患者)
原因:維持血壓穩定
事項:改用針劑薄血藥(只適用於心臟病患者)
原因:防止手術時傷口流血不止
事項:服用抗生素
原因:預防細菌感染
事項:服食防靜脈栓塞藥物
原因:防止靜脈栓塞,血塊流入心肺致命
事項:飲兩公升瀉水
原因:排清體內大便
事項:手術前兩至三日進食易消化及低纖維食物
原因:有助排清大便
血管外科手術
事項:手術前8小時禁飲食
原因:避免食物在麻醉過程中倒流入肺,引致發炎
事項:不能停服薄血藥
原因:防止心臟病發及血管栓塞
事項:手術前兩至三星期開始服食降膽固醇藥
原因:穩定血管硬化情況,減低病發及中風風險
資料來源:李綺雯醫生及熊健醫生
特稿:通波仔前需服薄血藥
近年需接受血管手術的病人也不少,外科專科醫生熊健表示,本港主要血管疾病包括腹主動脈瘤及下肢缺血。
可預防心臟病發
與大腸手術不同,下肢缺血病人在手術前必須服食阿士匹靈等薄血藥,由於患者下肢靜脈栓塞,必須做「通波仔」或放入支架,再度打通血管,薄血藥可減低血塊形成,令缺血地方較易打通,也可預防心臟病發。
另血管栓塞可由膽固醇積聚所致,熊健指部份病人需在手術前兩至三周開始服食降膽固醇藥,以穩定血管粥樣硬化情況,減低手術後再病發及中風風險。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