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影劑疑殺人06年有前科

顯影劑疑殺人06年有前科

【本報訊】中文大學緬甸裔博士生SoeSoeMar懷疑注射顯影劑喪生後,再有病人懷疑因注射顯影劑後死亡。一名男病人於06年中在伊利沙伯醫院進行電腦掃描檢查,其間接受顯影劑注射,但完成檢查後突然出現休克及抽筋,翌日死亡,致死原因仍有待調查。另外,港島區一間私家醫院一名女病人在本月初注射顯影劑後,突然出現氣管收窄,險窒息死亡。

女病人注射後險窒息

本報讀者Danny的父親於06年7月24日到伊利沙伯醫院進行電腦掃描檢查,翌日突然去世。他指父親一向沒有患病,懷疑是顯影劑過敏引致死亡,希望當局關注顯影劑的安全性。
伊利沙伯醫院發言人昨日證實,一名76歲男病人於2006年7月24日下午3時許,在該院放射診斷部進行電腦掃描腦部檢查。醫護人員為病人注射顯影劑以進行照影,過程順利,完成後病人卻出現休克及抽筋情況,院方隨即進行搶救,並送往深切治療病房作進一步治療,惟病人於翌日約下午5時25分證實不治,個案已交死因裁判官跟進。
另外,廿多歲的卓小姐由於腦部長有腫瘤,每年需進行磁力共振造影檢查監察病情,她以往也曾在港島一間私家醫院進行相同檢查,本月7日再到該院進行檢查,其間注射顯影劑,造影時突然感到氣管收窄,需由醫護人員扶起休息,但情況未有改善,且幾近窒息,幸搶救成功,但不良反應持續至今,她說現在除感到呼吸困難外,更全身腫脹。
卓小姐質疑該種顯影劑的安全性,希望院方交代詳情,否則每年均要冒生命危險接受檢查,「我之前做都冇事,可能佢哋用咗新藥,但係醫院定係顯影劑有問題?唔通我每年都冒險做?」
中文大學醫學院放射診斷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李醒芬指,大部份病人注射顯影劑後均不會出現不良反應,但孕婦、哮喘或曾對顯影劑產生不良反應的人,或會產生併發症如嘔吐、心跳、手震及出疹等,嚴重者可引致死亡。

顯影劑是不少檢驗的好幫手,須用靜脈注射法注射入體內。

死亡率為十萬分之一

根據香港放射醫學院資料顯示,注射顯影劑後出現血壓下降、氣管收縮及心跳紊亂的比率約為千分之一,死亡率為十萬分之一。李醒芬指,醫生會於掃描前要求病人服用類固醇等抗敏感藥,以減低出現過敏反應的風險。病人接受掃描後,也會稍作休息及接受觀察,確定沒有出現不良反應後才離開。

話你知
顯影劑經血管游走全身

病人若要進行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造影檢查,首先需要接受靜脈注射顯影劑。中大醫學院放射診斷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李醒芬指,電腦掃描用的顯影劑是一種能阻隔X光的化合物,注射後經血管游走全身,並會按身體組織的血流量分佈,醫生可以從顯影劑的分佈來辨認身體組織,以便診斷。至於磁力共振用的顯影劑則含有鐵粉,同樣以其分佈來顯示身體組織的影像。一般顯影劑會於8至10小時後透過小便完全排出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