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人都想擁有一雙明亮眼睛,商家趁勢將標榜護眼及改善視力的藍莓產品,攻入本港健康食品市場。但消費者委員會連同醫學界踢爆,現時根本未有科學證據支持以藍莓為主要成份的健康食品具護眼功效,而服食這類產品更隨時引起副作用,甚至提高中風風險。衞生署正調查部份藍莓產品是否有違《不良醫藥廣告條例》。 記者:盧文烈 翁煜雄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副主席許樹源昨日表示,去年收到5宗關於藍莓產品查詢,今年首兩個月有6宗。該會徵詢了大學教授、營養師、藥劑師、衞生署及食物安全中心等專家意見,就其功效進行大解剖。
無科學證據支持改善視力
藍莓產品聲稱益處多多,例如「改善夜間視力」、「保護眼睛視網膜健康」、「過濾藍光及有害光線」、「令雙目明亮照人」,但專家對這類聲稱普遍持保留態度,專家認為藍莓及有「歐洲藍莓」之稱的山桑子產品可能對眼部健康有幫助,但沒有科學證據顯示產品確實能改善視力,需要更多權威臨床研究支持。
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系教授譚智勇表示,無意評論坊間藍莓產品「好抑或唔好」,但提醒市民小心服用,因藍莓可增加出血風險,服用薄血丸或接受肝素治療的病人,應避免服用藍莓提取物;而服食藍莓提取物也可能影響血液凝固能力,增加中風風險。
他表示,藍莓可降血壓及降血糖,正服用降血壓藥及糖尿病藥物的人士,服用藍莓產品時應先諮詢醫生意見,否則會引致血壓或血糖偏低,產生暈眩及疲倦;藍莓產品又可能引致肚瀉副作用。
市面上出售的藍莓產品,部份聲稱能預防癌症,有些更標明可「加速眼睛與腦神經的訊息傳遞,使影像更清晰」。衞生署表示,目前並無足夠證據支持藍莓的花青素對防治疾病有確切功效。消委會已將20多種藍莓產品交由衞生署。衞生署稱,會跟進有關產品是否涉及違反《不良醫藥廣告條例》,一旦屬實會發出警告,嚴重會提出檢控。譚智勇強調,現時並無科學證據顯示,以漿果提取物製成的產品,比天然水果更好。故此應進食不同種類的蔬果從而攝取不同營養。
醫生勞永樂表示,藍莓具維他命A及C,屬健康食品,「偶爾食吓藍莓蛋糕都幾好。」他說美國確實流行以此作為另類療法,「但最緊要先諮詢醫生建議。」
藍莓副作用
‧可增加出血風險,服用薄血丸華法林或接受肝素治療病人,避免服用藍莓提取物
‧可能降低血糖及血壓,服食降血壓藥及糖尿病人應諮詢醫生
‧藍莓產品可能致肚瀉
資料來源:消費者委員會、營養師協會
專家之言:紅蘿蔔、杞子、菊花皆明目
中西醫指稱進食紅蘿蔔、杞子、菊花均可明目,看電腦螢光幕等需不時休息,閒時又可做「護眼操」,便可令雙目精明。
中醫師關之義表示,肝主雙目,若本身體虛令視力較弱,可進食杞子等補肝而明目;若屬偶爾熱氣等致雙眼疲勞,則可以菊花或木賊等煲水飲用,以熱水熏眼則有短暫紓緩疲勞作用。
他又說按動眼部穴位有助刺激神經增強視力,包括以食指輕按動下眼肚中間位置,另外也可用鳳眼拳,即是曲起食指,以突起的第二節位置,閉目沿着眼眶輕輕轉動,便可按動眼部大部份穴位,此為內地60年代國家指定護眼操,助營養不良影響視力的年輕人明目。
家庭醫生關嘉美說,與其花錢買藍莓產品,不如多吃紅蘿蔔、豬膶等,因含維他命A有助視力,「唔好食太多,要均衡飲食。」長期注視電腦螢光幕令雙眼疲倦,應每15分鐘閉目養神約1分鐘,或望較遠物件讓眼部肌肉放鬆。
本報記者
你的意見?
●你認為藍莓產品有否護眼功效?
●若你有進食藍莓產品的習慣,曾否出現副作用呢?
請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