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杏 - 李碧華

南北杏 - 李碧華

三月十一日《我愛薄荷》中提到,在中藥店買亁薄荷葉,加略搗碎的北杏加水煎服,這茶湯是我感冒初起時常喝的,甘涼舒服。
不過北杏有微毒,份量勿太多──這也是讀者善意,希望我提醒各位。謝謝他。
有人問何以沒寫份量?因為病況因人而異,體質也各有不同,處方是醫師專業。
杏仁呈扁心臟形,乳白色,富油性,味道特殊,以身亁、顆粒均勻、飽滿、整齊、不破碎者為佳。這些小小的堅硬的心,食用普及,煲湯抓一把,湯就更美味。杏仁也可做甜品,其一是磨作杏仁糊。
煲湯時那一把,包括了南北杏。雖然南北杏都具止咳平喘潤肺腸通大便功效,但南杏甜、溫、淡,多作副食,很少藥用。如講求療效,得用北杏,又稱「苦杏仁」,可想而知味甘苦,且有微毒,撮藥時師傅也會有分寸,別過量。而小朋友慎用。
除配薄荷葉外,也有杏仁桑菊飲,與經霜桑葉、菊花等配伍。(夏、桑、菊、桔梗等應付流感的茶湯,請看《壹週刊》941期,不贅。)
父親以前開中藥店,我自小在芬芳藥香和龍飛鳳舞的藥方中長大。至今,特別愛草書,也愛名字漂亮奇詭的中藥。微恙,當然中藥調理;若病較重,還得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