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鮮出爐的「大部制」改革藍圖裏,信息產業部歸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電訊行業重組在即有如此安排,市場第一個反應是重組和3G發牌怎麼辦?不過,細味工信部的組合,其實是國家為了提昇產業「工業化及信息化」而設立,以及實現軍民科技相融合改革的雄圖大志。
工業行業管理分散
工信部的構思與其他四個大部的構思略有不同,其他四大部分別針對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環境(環境保護部);以及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行(交通運輸部)。偏偏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重點並非行業或社會某一個範疇,而是「化」這個轉變過程,目的是要中國的產業邁向工業化及信息化的方向發展。
總理溫家寶月初發表的工作報告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推進信息與工業化的融合。着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振興裝備製造業,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溫總的說話正好表達了工業和信息部成立的理據。現時工業行業管理由發改委、國防科工委及信息產業部分別負責,管理分散。
軍民技術結合
工業和信息化部是要推進高新技術與傳統工業改造結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相信有利形成大工業大市場的格局,勢將促進行業兼併。此外,國防科工委的併入,更體現了軍民技術結合的路向。現時國防科工委主要負責核工業、航天航空工業、兵器、船舶以及軍事電子訊息等國防工業。軍民技術結合正是提昇產業走向高新技術及信息化的重要方向,而這種軍民技術結合並非新事物,美國一早便走這條路,其中互聯網的出現正是美國將軍事用的通訊網絡轉為民用的結果。
至於市場焦點──電訊業重組,無論工業及信息部如何組建,重組也屬事在必行。美資證券行高盛指出「大部制」不會對電訊業重組的架構及時間表有影響;摩根士丹利亦認為「大部制」不會改變電訊業的發展方向。反而當迫在眉睫的重組落實後,如何監管電信業將是這個工業及信息化部的新挑戰。
記者:何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