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黨3月最後一場總統提名戰結束了,奧巴馬(BarackObama)憑黑人票力撐,輕取密西西比州。但奧巴馬再下一城的消息,全被希拉莉(HillaryClinton)陣營的名宿費拉蘿(GeraldineFerraro)一番惹火言論蓋過。這位美國歷來首位女副總統候選人,指奧巴馬托賴是黑人又是男人,才能冒升出頭,一次過挑起今年選戰兩大爭議,就是種族爭議和性別爭議。
民主黨的總統提名戰中,奧巴馬力爭成為美國首位黑人總統,希拉莉則要成為美國首位女總統,黑白種族、男女性別之爭,先天埋下火種,只是一直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直接燃點火頭,在選戰大打種族牌或性別牌,喊出白人不選黑人、女不夠男鬥之類的挑釁性口號。
指摘「傳媒很性別主義」
像有黑人鐵票的奧巴馬,一直少談黑人身份,反而強調自己是代表整個國家,會令國家團結帶來新風氣。希拉莉在新罕布什爾州初選勢危施淚功,只會說是一時感觸,絕不會說女性身份使她柔弱。
奧巴馬和希拉莉都不敢貿然攻擊對方的身份特質,偏偏費拉蘿卻一次過燃點起選戰中種族和性別爭議的火頭。費拉蘿是誰?她是1984年的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是兩大黨歷來首個正副總統女候選人,結果大敗而回,對性別政治有很深體會,現為希拉莉競選陣營的財務委員會成員。
奧巴馬怒斥:挑撥離間
費加蘿接受加州《和風日報》(DailyBreeze)訪問,談奧巴馬為甚麼在提名戰領先,衝口就提到性別和種族主義。她先指摘「傳媒很性別主義」,對希拉莉特別嚴厲;接着又指美國人對奧巴馬競選比女總統更有興趣:「如果奧巴馬是個白人男人,他不會有今日的領先地位;如果他是個女人,他也不會有今日地位。他剛巧就是這樣,而國家也迷上奧巴馬競選的概念。」
奧巴馬憤怒地回應:「我認為費拉蘿的說法,政治上或民主黨都不會容許。這是挑撥離間。所有了解我國歷史的人,就應該知道這說法完全荒謬。」他又指自己的競選陣營不會容許這些言論,希拉莉陣營也不應許。
奧巴馬外交顧問鮑爾(SamanthaPower)上周失言指希拉莉是「怪物」,因而辭職。奧巴馬陣營首席策略員阿克塞爾羅德(DavidAxelrod)要求希拉莉同樣做法,跟費拉蘿劃清界線和辭退她,否則這些「陰險」的冒犯性言論會無日無之。
希拉莉拒絕辭退費拉蘿
希拉莉拒辭退費拉蘿,稱雙方都有支持者和幕僚言論過火,但最重要是令選戰集中討論美國人民的切身議題。費拉蘿更出言相譏,指她若不是女人,當年就不會被選為副總統候選人,奧巴馬陣營將所有質疑和批評都上綱上線成種族主義,「我真的認為他們攻擊我,就是因為我是白人。怎樣?」
對於費拉蘿的惹火言論,有美國人認為是一種挑撥,也有人覺得是不幸地說出了真相。在旁邊挑起種族、性別爭端,對誰有利?
奧巴馬和希拉莉周二都不等密州33張黨代表票誰屬有結果,就到了賓夕凡尼亞州爭奪158張代表黨,支持希拉莉的州長倫德爾(EdRendell)早前說,該州一些保守白人「未準備好」投票給黑人參選人。但專家指那可能會觸怒開明的白人選民,反有損希拉莉。
路透社/美聯社/英國《每日電訊報》/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歧視爭議一句句
「我投了奧巴馬一票,因我認為他有能力……我才不理膚色、性別、年齡。費拉蘿還呆在80年代,我相信美國人已進步。」––JenBennett
「費拉蘿的言論捅出一個不幸的真相,就是一部份美國人仍相信膚色的歧視,用膚色歧視謀利。」––AjayKansal
「奧巴馬單憑黑人票贏不了。他贏了艾奧瓦、緬因州、猶他州,這些州都是白人州分。」––Maggie
「傳媒一直對奧巴馬小心翼翼,怕被人說挑剔黑人……可是80%以上支持奧巴馬的黑人說不出他一項政綱或政績,難怪許多人認為這是看膚色投票。民調甚至稱之為『種族驕傲』。我說這是逆向種族主義。」––Spector
「費拉蘿點出傳媒和公眾普遍對種族歧視過敏,對性別歧視卻視若無睹。要是奧巴馬演說時,有人舉起『替我擦鞋』牌子(希拉莉遇過),肯定人人暴怒。但這樣對女人,卻為大眾接受。希拉莉陣營受到性別歧視,大家應該一樣憤慨。」––Susan
「為甚麼一說關於奧巴馬的負面說話,就是種族歧視?一個白人男性若以奧巴馬的資歷競選,不會有機會。」––JR
「為甚麼種族或性別會是禁忌談不得?言論自由呢?我不覺得費拉蘿歧視。事實是奧巴馬的確獲絕大多數黑人選票。要是希拉莉獲得90%白人票或婦女票,對手不會問問題,我們都明白原因。但只有白人才能種族歧視,不是嗎?」––Tricia
「我相信奧巴馬有今天成績非因種族,許多黑人競選公職,但黑人在政壇中仍未獲充份代表……假如黑人投票,是因為相信終於有候選人跟他們一樣,生活在這個種族歧視、充滿壓迫的社會,可能會明白他們所需,為他們爭取;這樣的話,願主保佑他們。」––Sonya
你的意見?
奧巴馬的黑人和男人身份對他的選戰更有利嗎?
你認為美國出現首位黑人總統會帶來甚麼轉變?
請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