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壹》介紹失明南音女歌手唐小燕,失明而又是女的,相信沒有後來者地,成為本地唯一的地水南音「天后」。地水南音「演唱會」不在紅館,選了蘇豪區伊利近街一家小店,周遭都是舊房子和型人店子,溝得自然有趣。上次《蘋果》也寫過唐小燕,導演鄺保威拍地水南音,想找男藝人來唱,但他們開價貴,唐小燕有正職,只收車馬費,導演死慳死抵開戲,難得有人義助,唐小燕就當了主音,在舊區落腳開腔,讓人想起瞽師杜煥當年在水坑口的富隆茶樓賣唱。近在咫尺,杜煥唱的「男燒衣」街知巷聞,原來「女燒衣」更妙絕,女燒衣又名「老舉問米」或「妓女癡情」,杜煥腔口百變盞鬼,唐小燕雲英未嫁,好人好姐不曉得會不會唱這支歌。訪問說她的拿手是「嘆五更」,曲詞文雅,跟「客途秋恨」同屬文人創作,同是絕頂飲歌,懂不懂南音都會聽出味道來。
唐小燕的唱片也快要出街了,杜煥的精選CD年前也由中大音樂系中國音樂資料館推出,不知道賣得好不好,那是富隆茶樓的現場錄音,相當原汁原味珍貴。瞽師坎坷的閱歷造就唱功,杜煥沒可能後繼有人。唐小燕算是新一代唱家班,有一定捧場客,記者說當晚在CultureClub就是高朋滿座的。南音不是涼茶不必申遺不是古蹟不必鑑證,難得有瓦遮頭,有小眾粉絲,地水南音這種曾經煙花燦爛(或者靡爛)過的地道次文化就能夠不死,不必政府出手「活化」,好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