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SHTALK:由阿仙奴到馬刺 - 仙道彬

TRASHTALK:由阿仙奴到馬刺 - 仙道彬

作為體育迷,最痛苦莫過於周旋在籃球足球之間,尤其是周中睇歐聯到清晨6點,翌日又爬起床為馬刺打氣,之後上班往往失魂落魄,姑且稱之為「睇波綜合症」。
話雖如此,看到一場血脈沸騰的比賽,瞓少幾晚實在微不足道;如上周阿仙奴作客兩球踢走歐洲冠軍AC米蘭,就值得再三回味。賽後,連同幾已出線的利記,英超有4隊殺入8強,盛況一時無兩。
一眾專家就叫英超迷且慢開心,因為這4支代表中,僅利記以英格蘭國腳謝拉特為重心,其他均掛羊頭賣狗肉,其中阿仙奴正選更一個英格蘭人也沒有。這種說法持續了幾季,也反映了一種狹隘的保護主義思想。
阿仙奴淘汰AC後,球迷都爭相說英超水準已趕過意甲,我想,若非英超不斷引入高質外援,令聯賽水準越來越高,實難以在近10年超西趕意。意國近年受累於經濟疲弱,再不復見荷蘭或德國三劍俠等優質外援,直接令聯賽競爭水準下降,一去到歐聯就現形。

馬刺靠聯合國兵團封王

反而美國人自夢幻隊稱霸世界夢碎後,就銳意吸納各國籃球精英到NBA,希望令故步自封的美國本土球員,在強大競爭下重生。雖然效果要等今屆京奧才知,但至少聯合國兵團馬刺近10年4度封王,國內傳媒的抗議聲音相對細得多。
物競天擇,過份保護本土球員只會令他們變成溫室小草;觀眾永遠是現實的,球賽只要好看,又怎會理有幾多外援。
文:仙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