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聚焦<br>國務院改組理順職能 新增5部委

兩會聚焦
國務院改組理順職能 新增5部委

備受關注的內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終於出籠!中央擬新增五個部委,分別是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環境保護部,以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撤銷信息產業部、國防科工委、交通部、人事部等,令國務院機構由原來的28個減至27個。這是中共自1982年以來,第六次機構改革,與2003年改革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因應中國入世轉變政府職能,後者則理順政府部門,實行「大部制」管理,減少部門間職能重叠、政出多門的弊端。

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在昨日的全國人大會議上作《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根據該方案,這次機構調整涉及15個部門,除新增5個部委(部份更下設新組建的部門,如國家民用航空局等),撤銷包括信息產業部和交通部等部委外,還調整原有部委的職能,如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併入衞生部,理順食品藥品監管體制。

國家發改委下設能源局

華建敏稱,由於能源關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安全,將組建國家能源局,並將發改委的能源行業管理有關職責及機構,與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的核電管理職責進行整合,劃入該局。而新成立的能源局,歸發改委管理。此外,考慮到中國鐵路建設和管理的特殊性,中央仍保留鐵道部。
列席人大會議的部份部級官員,面對記者提問,態度慎重。對於民航總局將整合到交通運輸部,民航局長李家祥僅說改革方向非常正確。

部門利益分割最大難題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稱,大部制改革方案在加強各部門的統籌協調等方面下了很多工夫。一些擬新組建的部門,如住房及城鄉建設部,順應了城鄉發展的需要。國家電監會原副主席邵秉仁委員稱,大部制符合政府提高管理效率的模式,但政府職能轉變是關鍵。此次大部制改革的核心難點,就是部門利益分割問題。他預期機構改革將持續較長時間。而美國《華爾街日報》則認為,此次機構改革至少是「近1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將有助於中國政府更好地應對能源領域問題、加強環保並有利於金融改革。
機構改革的目的在於理順政府職能,而非精簡機構,因此國務院機構僅由28個減至27個。資料顯示,中國的國務院級的部門為世界之冠,去年達28個,英國和法國分別為18個,美國15個。
新華社/路透社/中新社

改革後的27個國務院機構

外交部 國防部 法改委 教育部
司法部 公安部 安全部 商務部
監察部 民政部 文化部 農業部
財政部 鐵道部 水利部 審計署
衞生部 國土資源部
科學技術部 民族事務委員會
環境保護部* 交通運輸部*
中國人民銀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註:*為新組建的部門
資料來源:新華社

新組建5部委

-環境保護部-
原部門: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職責:擬訂並組織實施環境保護規劃、政策和標準,組織編制環境功能區劃,監督管理環境污染防治等

-交通運輸部-
原部門:交通部、中國民用航空總局
職責:擬訂並組織實施海陸空行業規劃、政策和標準;組建國家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歸其管理

-工業和信息化部-
原部門:國防科工委、信息產業部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
職責: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標準,管理通訊業等;組建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煙草專賣局改由其管理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原部門:建設部
職責:擬訂住房和城鄉建設政策,統籌城鄉規劃管理,指導全國住宅建設和住房制度改革,監督管理建築市場、建築安全和房地產市場等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原部門:勞動部、人事部
職責:統籌擬訂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政策,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完善勞動收入分配制度等;組建國家公務員局,歸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