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加息勢在必行!國家統計局昨公佈2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創三年來新高,意味着今日揭盅的同月份通脹(CPI)又「升爆燈」。《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重申「宏調要打組合拳,繼續實行從緊貨幣政策」,加上亞洲股市幾近全瀉,內地股民寧沽貨亦不欲撈底。滬綜指昨跌穿4200點關口,全日收報4146.299點,跌3.59%,為7個月以來新低。深綜指收報1319.01點,跌3.71%,兩地成交額縮至1392.08億元(人民幣.下同)。 記者:羅嘉銘
滬深股市昨均告低開,中鐵建(1186)A股首日掛牌升幅遠遜預期,亦打擊股民低吸興趣。午後跌幅擴大,金融股慘遭拋售,第一上海證券策略分析員葉尚志估計,滬綜指會下試4000點,在「再融資」和「宏調」雙重打擊下,金融股和內房股繼續領跌。
PPI升6.6%3年新高
國家統計局昨公佈,2月份PPI按年升6.6%,略高於市場預期的6.5%,創三年以來新高,其中原油價格按年升37.5%。該局局長謝伏瞻預期,2月份的CPI再升破紀錄(1月份已是7.1%,為11年來高位),人行目前雖未研究加息,但「從緊」大方向是明確的。人行前副行長吳曉靈對此認同,並指「從緊」有效兼且不會損及經濟,只要內地經濟增長(GDP)維持逾8%就可。
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接受查詢時說,生產成本上漲料令3月份CPI再升至8.3%,人行上半年或加息2次抑壓通脹。中國銀行(3988)發表報告指,2月份CPI達8.3%,全年增幅預期則由4.8%調升至5.5%,預期上半年加息1至2次,不排除3月份加存款準備金率1%,人行3月份到期資金7000億元,回籠貨幣任務艱巨。中金亦指,人民幣一次性升值暫難達成共識,但3月份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加息機會增大。
京官料上月通脹破紀錄
事實上,國務院要維持全年CPI增長僅4.8%的目標並不容易。農業部指出,構成CPI主要成份的豬肉價格短期仍在高位徘徊,即使內地生豬供應已逐步回升,其價格仍受高昂的飼料成本所左右。另外,佔全國25%煤炭產量的山西省、其省長孟學農說,山西已按照合同和進度有序恢復煤炭出口。市場人士指,內地煤炭經常供不應求,適度恢復因雪災而停頓的煤炭出口,或會進一步推高內地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