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園圍設港深新口岸<br>解禁地多歷史建築 村民籌劃旅遊業

香園圍設港深新口岸
解禁地多歷史建築 村民籌劃旅遊業

【本報訊】2,400公頃的邊境禁區將陸續解禁。港深兩地政府昨首先宣佈攜手研究鄰近沙頭角的蓮塘香園圍新口岸、及落馬洲河套區的土地發展方案。據政府初步研究,香園圍新口岸有望接通深圳東面城市如惠州、潮州的交通,發展成「貨櫃中轉區」。香園圍一帶有大量歷史建築,包括與國父孫中山有淵源的大宅、結構完整的圍村建築群,居民也希望發展文化旅遊。 記者:雷子樂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昨出席港深邊界區發展聯合專責小組會議後表示,構思中的蓮塘香園圍口岸,將直接接駁深圳東部的過境通道及粵東地區。雙方擬採用「兩地兩檢」模式,作進一步研究方向。至於落馬洲河套區的發展,深港雙方將展開土地用途可行性研究、及收集兩地市民意見。

接通潮州等地

據規劃署早前公佈的資料,香園圍具地利優勢發展成貨櫃中轉區和物流中心,以連接深圳當局建議的東部通道,接通廣東多個貨櫃來源地,尤其是惠州、梅州、潮州等東部城市。
此外,鐵路亦可考慮伸展至香園圍,但仍有待研究。文件還指出,香園圍或可發展成為大規模的娛樂中心,建設酒店和商場。

即將開放的香園圍現禁區內,保留着完整的圍村建築群,大屋、炮樓的結構完整。

圍村大宅外牆有不少彩繪雕刻。

傳有國父舊居

記者早前到打鼓嶺禁區,該區包括香園圍蓮塘口岸等新「解禁地」。區內村民着手籌辦歷史文化旅遊,迎接開放禁區的商機。該處的歷史建築包括在蓮麻坑村內,有一間據說是國父孫中山走難到香港期間,曾入住的大屋。大屋設計中西合璧,外形像中式房子,內有拱門、小露台等西方建築風格。村民有意邀請有關部門作歷史建築評級。
另外,香園圍還保存着佈局完整的圍村建築群,保留炮樓及手工精細的入牆雕刻。規劃署的研究發現,邊境禁區內約有300幢歷史或文化建築,但目前只有10幢被評級。

這幢蓮麻坑村古屋,據村民說國父孫中山曾住過。

香園圍蓮塘位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