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國際油價連續5日刷新紀錄,昨更勇闖110美元關口,導火線是美元兌歐元再創新低,觸發更多資金流入商品市場。不過,國際能源機構(IEA)認為高油價開始令需求減弱,因此連續第二個月調低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測。
IEA再降原油需求預測
紐約4月期油昨一度漲1.82美元或1.69%,至每桶109.72美元,為連續第5日刷新紀錄;倫敦布蘭特4月期油最多升1.66美元或1.59%,報105.82美元。現貨金曾升12.51美元或1.29%,至每盎斯985.35美元。本港時間昨晚11時半,紐約期油報每桶107.38美元,倒跌52美仙;布蘭特期油倒跌58美仙,報103.58美元。
顧問公司Purvin&Gertz能源分析師VictorShum稱,弱美元和通脹升溫,吸引對冲基金等熱錢炒賣商品,刺激油價迭創新高。但分析員認為,現時油市牛氣冲天主要是受到投機因素推動,與基本因素關係不大。高盛警告,隨着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及油價高企開始浮現,不排除油價未來數月會顯著調整。
IEA的每月報告亦與高盛見解不謀而合,基於油價高企開始遏抑部份地區的原油需求,IEA昨日把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測調低8萬桶,至每日8754萬桶,即今年增長只得2%。報告指,高油價及全球經濟增長轉弱,對已發展國家的原油需求的影響尤其明顯,但報告同時指除非全球經濟出現重大衰退,不然油價將難望回落至60美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