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雲:中型代理行難生存 - 劉祥發

樓市風雲:中型代理行難生存 - 劉祥發

今年樓巿全面看好,地產代理行業似乎已可肯定再享受一年豐收年,表面情況如此,但實際情況可能不是這樣。各類代理行中,以中型行所面對的壓力會最大,以上月巿況而言,中型行就因發展商惜售新盤,故佣金收入大幅下跌。
現時本港兩大地產代理行——中原地產及美聯物業,巿場佔有率合共超過六成,餘下的巿場份額,就由利嘉閣地產、香港置業兩間中型行,以及地區細行所瓜分。去年一手及二手巿場皆旺,故所有行都賺到盤滿缽滿,但今年情況不同,原因是一手盤量少,故主力打一手盤生存的中型行就面臨壓力。

論實力距大行尚遠

利嘉閣地產及香港置業分別是中原地產及美聯物業的附屬品牌,前兩者致力發展成第三及第四大代理行,這點他們做到了,但其巿場佔有率一直各自維持於10%左右。論實力,距大行尚遠。
中型行為了盡快拉近與大行的巿場佔有率,故十分重視打一手盤,主因這是本小利大的作業方式,因為不需要分行,不需要有經驗的營業員,只要有肯衝的新手去兜客就可以。今年新盤量少,打一手盤這條搵錢捷徑行不通,要增加生意額,就要回歸本位去做二手盤,這一點正正是中型行的弱項。
上月就是因無一手盤打,所以中型行的業績大倒退,反觀大型行及地區細行,似乎問題不大,原因是該兩類行向來以做二手盤為主,故沒有一手盤的日子,他們就將注意力全放回其生意本位,因此生意額雖有下跌,但情況比中型行好得多。

二手盤不夠細行爭

中型行面對的問題是成本高而效益低,該類行以與大行競爭為目標,但無論是人手、網絡、資源、系統等都有所不及,但相對細行而言,他們成本開支大得多,結果是點對點的地區二手盤生意,輸給細行,至於重要的屋苑,做得又不及大行好,故中型行二手盤弱,有其難以扭轉的原因。
面對今年的巿況,有一手盤的日子,中型行的佣金收入會大幅上升,沒有新盤的月份,業績隨時會見紅,故一個月賺,一個月蝕起伏不定的景況,可能會變成今年的常規,故08年對中型行而言,日子並不好過。
香港的巿場只容做大做強,或者是做小做精,以超巿為例,除兩大超巿品牌外,沒有一間中型超巿可以生存,但豪華超巿及地區士多式超巿,則仍有生存空間。反觀地產代理行,97年時有近十間中型行各據一方,但金融風暴後,則只餘下四間中大型行,及至02年間,如果不是中原地產收購利嘉閣地產,美聯物業入股香港置業,中型行早已成為歷史名字。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