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本星期公佈醫療融資方案,自然會放重兵做好諮詢工作,以免重蹈銷售稅諮詢失敗的覆轍,不過具爭議性的政府諮詢,又豈止醫療融資?政府早前已表明,本年底會檢討《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這條法例本身已充滿爭議,不同團體認為應放寬還是收緊,早已爭拗多年,今次諮詢其中一重點更加入了規管互聯網,爭議性更大,負責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自然要「度計」拆彈。
單仁聽聞馬局長已經開始為「拆彈」做準備工夫,包括由一眾下屬邀約不同相關團體組成focusgroup(焦點小組),看看不同團體對檢討有關條例的意見,希望透過這些立場迥異的團體,能反映社會各界不同聲音,並利用收集到的資料撰寫諮詢文件,以及提出那些修訂建議,再拿出來公開諮詢。
避免被轟閉門造車
有政黨中人認為,馬局長這招無疑較貿然拋一份閉門造車式的諮詢文件保險,起碼聽完保守、開放兩大陣營意見才下筆,就算被轟,也叫心中有底,知道那些建議會被那些團體批評,可以預早想方法見招拆招。可是這次條例檢討工作要處理的,並非單純規管發佈色情物品這般簡單,而是涉及道德價值及言論自由,一涉及道德問題,自然引發社會主流與非主流價值觀大火併,只要看看政府將涉及同性戀者權利的性傾向立法工作一拖再拖,就明白凡是涉及道德問題的立法工作必定麻煩,怎樣避也會「擦槍走火」。
規管互聯網反響更大
更難搞的是,今次檢討還涉及互聯網發佈色情物品,有資訊科技界人士對單仁說,全球公認互聯網應擁有最大的資訊及言論自由,政府若然收緊對互聯網發佈物品的管制,必然引起極大反彈,因為網民普遍認為,只要政府踏出規管互聯網第一步,遲早香港網絡世界,就會和內地一樣,處處也是網警,屆時馬局長必成網民眾矢之的,所以他認為馬局長還是不要觸碰互聯網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