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按引發對冲基金進一步受影響,以及物業按揭斷供個案增加,加上經濟數據疲弱,這些外圍因素已足以打擊港股。而市場期待第11屆人大會議將對雪災有所「回應」,將調控政策略為放鬆,但實際情況卻令投資者感到失望。在這兩大層面的消息夾攻之下,上周五收市恒指跌至自1月22日所創的近期低位。
筆者亦預期3月份是「多事之秋」,除了已困擾一段日子的美國次按問題之外,人大會議、公司業績、日圓滙價等因素均令3月份港股難有表現,但卻意料不到於第一個星期已幾乎將問題全部負面地浮現出來,反映市場投資情緒偏淡,對正面消息亦反應冷淡,尤其是滙控(005)業績公佈後,對其股價總算有一定支持,但卻無助大市投資氣氛。短期市況料偏向以外圍及內地政策因素作主導,藍籌公司業績對大市的重要性已不大,而下一輪的業績焦點是月中以後國企股陸續派發成績表。
恒指料下試21710
美國二月份非農業新增職位達6.3萬個,觸發上周五道指失守12000點,日圓滙價直迫100水平,油價高企於100美元附近,黃金價格指向每盎斯1000美元,這些全部均屬重要關口數字亦陸續出現,對股市投資環境較不利。因此,港股亦將繼續被動地受外圍因素影響。
中國11屆人大會議帶來的訊息卻令市場由期望轉為失望。雖然市場預期政府將宏調政策寬鬆並不實際,而政府維持其「從緊貨幣政策」的立場亦可以理解,但最令筆者摸不着頭腦的是,政府工作報告及發改委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內容過度集中於民生、農民的問題上,對於其他範疇的發展,例如產業發展及基建投資等問題卻着墨不多。
無可否認,農村人口佔全國人口的2/3,而面對目前高通脹壓力,確保人民生活不受影響是重要,但國外經濟形勢對內部經濟運行構成的問題亦相當重要,這對外貿、企業投資均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溫總在工作報告內清楚說明會「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等方式,加大對冲流動性力度,合理發揮利率槓桿調節作用……」,這將會紓緩一段時間的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加息等陰影再度出現,亦令港股增添不明朗因素,短期恒指料需下試一月份低位21710水平。
電訊農業股可短炒
不過,報告內亦提到政府貸款有保有壓,並把握宏觀調控的節奏、重點及力度,這或已說明政府今後的宏調政策仍將針對不同行業及層面需要而定,但由於面對內部及外在的新形勢,估計未來的調控措施及手法將更「多元化」,而且會相當頻密,當中不但包括收緊,而針對性的放鬆政策料亦不少。因此,投資者在面對宏調陰影的同時,也不必一面倒悲觀,最重要是更清楚知道那類型股份值得投資或應該沽出套現,同時也應更靈活走位。
內房股仍不宜隨便入市,原材料、銀行股宜趁高減持。電訊股與宏調關係甚間接,可短線炒賣中國聯通(762)及中國電信(728),農業股中化化肥(297)及第一拖拉(038)候較低位再吸納。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