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有可能不認識艾美黛,頂多你只是記性差,每星期看時裝專欄的人怎可能不知道這個擁有私人footwear博物館的「fashionicon」,注意,有括號的!
或者你只是一時想不起她的真名,如果講「馬可斯夫人」,OK,一天光晒!
20歲以下的時裝初心者如果還一頭霧水,可以入廚房問一問你的家務助理,希望她碰巧不是來自泰國或印尼的。
為了寫這一篇,其實我也想請教一下家裏的Maryanne,做做資料搜集,想想卻又不敢,因為不知道提起這個名字會不會觸動菲律賓人的傷心事,畢竟身歷其境者不知道會不會和我這個外國人一樣當她「fashionicon」,嗱嗱嗱,再三聲明,有括號的!
如果你17歲時裝情竇初開時像我一樣,打開電視睇新聞看到有人的衣帽間裏有3,000對鞋,你怎麼可能不像我一樣感到震撼?
那是1986年喎!1986年你有幾雙鞋? Textby黃偉文
我是七分一的馬可斯夫人,你呢?
2008年的我有416對鞋,我為了寫這篇稿專登數過,但這只是現役在我家中的數字,未計留在父母住處的那一堆和已經裝箱入倉的那一批,確實數字無謂統計分明,反正我又不是為了炫耀而數的,相反,我是為了更接近你哋和大家更同聲同氣才點算的。我不是為了顯示高你一級,用心想想吧,我其實是同你們一黨的。當今世上,要是星期四半夜冇街去又未瞓着,誰家裏沒有一百幾十對鞋子可供鋪滿客廳地板,讓主人hea晒出嚟又欣賞又玩又試着然後收番晒入去當一項娛樂消遣的?
如果當年睇新聞片時你覺得她奢華浪費,如今你自己已是七分一或者八分一或者十五分一的她了。
你expect我會畀個乜嘢反應你?戚起嘴角揶揄你「五十對笑百對,百對笑三千對」?梗係唔會,我會好誠懇咁對你話:「Welldone」「做得好」!
ShoesINeverWore
事緣替《MilkX》雜誌每月供稿,專欄的主題是「新舊對照」,今個月剛買了對我懷疑自己永遠不會着的Lanvin漆皮鞋,metallicpurple的,章法上應該找對自己以前買落亦從未落地的足着,湊夠左右門神上下聯,結果呢,當然是越諗越多,從倉底打撈了一座山出來,當下決定應該發展成一篇長稿──ShoesINeverWore,論文長度,不,電話簿咁厚先真。
你都有一本格?你冇咩?
我們應該有罪惡感嗎?
我們應該感到慶幸先啱。
揮春有句:年年有餘,豐足其實從來有浪費的隱藏意含,「餐搵餐食餐餐清」固然也算是「足」,但廚房裏連一塊可供過期扔掉的麵包也沒有能令你安心嗎?萬一今日胃口特大半夜餓醒咗點算先?打開雪櫃空蕩蕩然後阿媽披件冷衫走出嚟話:「我哋屋企唔嘥嘢所以冇多餘嘅儲糧噃,阿仔!」相信你會馬上走出廳一手劈爛那個HomeSweetHome的木牌。
阿媽仲追出嚟話:「你要食我𠵱家落街買過你吖好唔好?」
這時你應該已經發狂黐線,用指控秋官的聲音問天問地:「阿媽,我哋屋企𠵱家係咪好唔掂吖!你唔怕老實同我講吖……」
鞋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吧?我們這個年代出世的人(OK,即係60年代尾70年代頭),一對皮鞋一對白飯魚「兩鞋走天涯」的日子未試過咩?返學放學上體育堂去街去飲都係佢哋,不見得回想起來會覺得童年很慘,但只要多一對鞋,就講過年老竇出了雙糧買給你平時唔准着拜年那幾日着幾次那一對吧,你係咪就即刻開始覺得有點「生活質素」了?縱使那個時候你還未識得這個名詞。
練仙的那一班人可能反對,但對我這種俗人來說,令我feelgood的,通常都是多餘的身外物,冇,不會死,但「唔死得」是做人的終極目標嗎?
能擁有必需品頂多只是營生,能浪費奢侈品才算得上享受。
所以我買那些鞋的時候已經知道它們是注定要被浪費,極可能一次也不會着的,但正因如此我才感到幸福快樂鬆動有餘呀。
所以見我拎住個shoppingbag回家就「哦」我的老竇老母們,check我月結單話我「咁大使」的愛人們,在購物中心撞到我就用批判性口脗質疑我「又買嘢」的生熟朋友們,三九唔識七都要彈我「變態購物狂」的陌生人們……收爹啦!不要阻頭阻勢!善事我照做,錢我照儲,這些多餘夾唔着的鞋是我辛苦工作之後應得的,關你乜嘢事?
我是艾美黛,不見得買模型買電腦買手機買車買錶買高爾夫球棍時你不是馬可斯!
本周留白:
冇嘢講,只留低一格空白,贊同上述觀點者請簽名:
__________(國際艾美黛聯盟謹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