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洛杉磯銀河的戰將,日前在京士柏球場跟一群香港少年軍踢踢波,個多小時的訓練班,算是賓主盡歡。其實,若非因為碧咸的話,香港有多少市民知道京士柏曲棍球場旁邊高一點的地方,原來有個仿真草練習場呢?
我在那裏做過兩、三次節目,個人認為,這可能是香港最像樣的足球訓練場,除仿真草外,還有真草場,加入一個小會所和辦公室,設備配套頗像日本職業球會和一些歐洲中小球會的訓練設施,不過,運作這個球場的機構原來是香港欖球總會。
雖然碧咸和古列治對香港足球都予以好評,但大家心裏明白,這大概是客氣話而已,香港足球最強的條件是普及性強和參與程序高,但設施配套方面就真是不敢恭維了,甲組會和市民大眾不但要共用練習場地,這類場地的質素又非常參差,試問想提高訓練質素的話,又能夠如何入手呢?記得幾年前馬會慈善基金批了過億元予足總在將軍澳建足球學院,但幾年下來,仍未見有動靜,歲月蹉跎,恐怕又要等下一代人了。
文:李德能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