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失衡 賽制過時<br>季後賽係時候變!

兩岸失衡 賽制過時
季後賽係時候變!

適時而變,是進步的不二之法。眼看今天聯盟「西強東弱」的失衡局面越來越嚴重,今季西岸甚至有多達8隊勝率逾6成,東岸則僅3隊。若繼續按兩岸各8隊季後賽配額制,不但對西岸列強極之不公,亦令季後賽可觀性大減;何不打破兩岸藩籬,以實力論高下,讓最強的16隊在季後賽大廝殺?文:賴恩、10便士

季前加尼特(KG)和阿倫分別從西岸的木狼和超音速轉投塞爾特人,加上前超音速和拓荒者球星路易斯及蘭度夫「東遷」魔術及紐約人,原以為會令「西強東弱」情況得到改善,但經過逾三分之二賽季後,事實告訴大家,強弱差距仍然存在,且越來越嚴重。

西岸強隊無緣季後賽

按現時季後賽制,兩岸各有8隊躋身季後賽,除3個分區冠軍肯定獲一個席位,餘下5席則以成績論排名;可惜時移勢易,這種一直被視作公平的季後賽賽制,對今天列強林立的西岸群雄而言,卻是「不平等條約」。
以目前成績為例,排名西岸第9至11位的金塊(59.3%)、拓荒者(50.8%)及帝王(45%)的得勝率,均高於暫列東岸第8位的網隊(43.3%),當中金塊勝率更勝東岸第4的騎士(56.7%);由此觀之,若以現時排名制度計算,以上3支西岸球隊均無緣季後賽;相反,勝率在50%以下的3支東岸球隊巫師、76人及網隊,卻能藉「地利」晉身季後賽(見附表1),難怪近年東岸季後賽水準每況愈下。
事實上,近10年不時有人建議改制,聯盟亦進行了數次變革:03年將季後賽首圈賽事由5場增至7場、05年將分區由4個增至6個,分區冠軍保證獲得岸區3甲席位、去年更將岸區頭兩席位排名按常規賽戰績而定,以免同岸兩支戰績最佳的勁旅提前在次圈碰頭。

主席史坦否決新制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聯盟主席史坦於上月明星賽,再一次否決了公平的新制:保留兩岸分區冠軍6個必然席位,再按兩岸球隊成績作排名,以此決定季後賽餘下10席的建議(見附表2)。試想想,若行新制,本來強弱懸殊的季後賽首圈,將變成勢均力敵的激戰,造福廣大球迷,看來NBA改制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