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海發展(1138)及中海集運(2866)的母公司中國海運集團董事長李紹德接受路透社訪問時,大談向兩間子公司的注資大計,注資時間「越快越好」。他估計,中海集運買母公司資產不用再融資,因去年底回歸A股時已集資100億元,足以撥付作價。
中海發展料獲注LNG運輸船
李紹德透露,現時只從事油品及亁貨運輸的中海發展,將可獲母公司注入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業務,成為一間集合能源和資源的綜合運輸企業。
他說,市場對散貨船的需求龐大,估計中國08年礦沙石運量達4.3億噸,較06年增加5000萬噸。中海發展未來5年擬投資200億元(人民幣.下同),將船隊運力翻倍至1800萬載重噸。今年資本開支則為30億至40億元,該公司並已訂購16艘礦沙船,雖然尚未付運,但已與寶鋼和首鋼等鋼廠簽定合同並鎖定運費,而今年運費升40%。
中集擬購母公司碼頭
中海集運方面,集團擬向其注入逾20億元的內地碼頭資產。李紹德估計,中海集運可超額完成其回歸A股時所承諾的利潤目標。事實上,其A股招股文件時亦已披露,可獲優先注10個沿海碼頭資產,共計30個泊位,地點包括天津、大連、煙台、上海等,該等碼頭去年總吞吐量為1800萬個標準箱。
被問及美國次按問題對集裝箱市場會否構成負面影響,李紹德回應指,中國出口貨品多為中低檔次,該類產品在現時美國消費不振時的需求反而逆線上升,中海集運在今年1月份的生產和效益都比預期好,更是H股上市十年以來,同比增長最佳的1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