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續從緊 基金撤資<br>板塊移動:內銀股沽壓難消

信貸續從緊 基金撤資
板塊移動:內銀股沽壓難消

內地金融業跟隨外圍受次按問題困擾,同時大受年初的雪災打擊,市場一度憧憬當局會放寬早已定下的從緊貨幣政策。惟中央不斷強調要防止通脹,並堅持宏調是重大任務,令投資者相信,當局仍會持續對信貸進行調控,基金近期亦不斷沽售中資銀行股,意味這板塊的壓力短期難以消除。 記者:杜思敏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會議時發表工作報告,堅持會加強對樓市的調控,包括使用信貸手段。對於從緊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下半年會否放鬆,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則指,目前未有明確說法,但強調政策會根據經濟形勢變化不斷調整。
他又指,從緊信貸政策目前仍不是太緊,即使信貸增速較去年的16.4%或會稍慢,惟總體增加金額沒有減少,而在從緊宏觀調控的環境下,信貸環境趨向嚴峻,信貸風險亦上升,因此銀行業短期仍會面臨不良貸款上升的壓力。發改委主任馬凱已強調將為經濟降溫,聲稱將抑制信貸過快增長,控制貨幣供應量,今年M2貨幣供應量增長目標為16%,與去年目標一致。

今年M2料增16%

事實上,投資者近月對中資金融股已信心盡失,據內地基金交易數據顯示,截至上月底止的20個交易日,各大基金累計淨流出滬A股的資金達79.4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淨流出最多的板塊是證券保險業,達63.4億元,銀行股淨流出亦多達53.9億元。工商銀行(1398)和招商銀行(3968)A股,則是銀行板塊中淨流出最多的股份。

闊落息差難維持

雖然內銀股去年業績普遍被看好,惟股價卻反覆下滑,沽壓越來越大,令部份散戶摸不着頭腦。內地分析師認為,主要原因不是市場憂慮企業增發新股,因為如工商銀行資本充足比率高達13.67%,並不存在再融資壓力,而民生銀行亦明確表示今年沒有再融資大計。
市場憂慮的,反而是去年如此闊的存款與貸款息差難以維持。以浦發銀行為例,去年的存貸息差便高達4.39厘。本港上市的六大內銀股昨繼續呈弱勢,招行和中信銀行(998)分別跌3%及2%。

六行表現一覽

交通銀行(3328)
昨收報:$8.78 變幅:-1.13%

建設銀行(939)
昨收報:$5.63 變幅:-0.71%

中國銀行(3988)
昨收報:$3.19 變幅:+0.31%

招商銀行(3968)
昨收報:$25.35 變幅:-3.06%

工商銀行(1398)
昨收報:$5.20 變幅:0.00%

中信銀行(998)
昨收報:$4.02 變幅:-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