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科研」亦助中國田徑壇寵兒劉翔創造出很多第1次──04年首奪奧運金牌、06年以12秒88刷新世績、07年首奪大阪世錦賽冠軍。背後功臣正是由5至6人組成的科研「翔之隊」。
成為劉翔參謀部
「翔之隊」發言人李汀說:「對劉翔而言,比賽是一場戰爭,教練孫海平是指揮官,劉翔是突擊員,我們科研小組是參謀部。」他還記得04年出發雅典前最後一次訓練中,劉翔在無助跑狀態下跑出12秒90。他續稱:「通過我們的數據分析,得出劉翔狀態高潮過早出現,於是增加適量的負重訓練給劉翔『降溫』。」
香港運動科學醫學會副會長雷雄德博士表示,香港的「運動科研」從89年發展至今,已與亞洲體育強國中、日、韓平起平坐。
解構運動科學
學名:運動生化
做法:血液、尿液、口水測試
作用:監控訓練強度
學名:運動生物力學
做法:利用不同儀器測量力量輸出
作用:技術、戰術分析
學名:運動生理
做法:測試肌肉、心臟功能等變化
作用:運動員對訓練的反應
學名:運動醫學
做法:按摩、物理治療等
作用:預防運動創傷
學名:運動心理
做法:個人或小組輔導
作用:提升心理質素
學名:運動營養
做法:食得有營
作用:確保有足夠營養應付訓練
學名:體適能訓練
做法:體能、耐力等訓練
作用:強化身體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