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博覽館,不同的演出者。一個是香港天王郭富城,一個是冰島天后碧玉(Bjork)。晚上八時開場,郭富城準時開騷,又唱又跳又快速換了好幾套衣服,舞台還會四百五十度旋轉,唱足三小時(難怪開騷前都要健身)。碧玉八時半現身,轟炸式唱了一個半小時,灑些雪紙玩些電子特效,安哥兩首,十時正關燈收爐。
不該比較的,音樂口味我愛西餐,基本上只要碧玉在台上,做甚麼我都會照單全收。我想很多香港樂迷也這樣,國際勁旅肯來,現場經驗已值回高昂票價。
但我很佩服郭富城,以及香港showbusiness一眾前線工作人員。全世界沒有別處比這裏更重視舞台娛樂,製作技術日新月異,不斷有突破,就算是二三線的歌手做小型演唱會,也會想些花樣,盡力討好觀眾──不好聽不要緊,最緊要好看。
有時我想,會不會太多呢?觀眾都是貪心的,愈遷就愈難討好,而遊戲規則總很難打破。
沈殿霞去世,紀念特輯接連播出,發覺她其實沒甚麼個人代表作,最大光環是大騷司儀、不同綜藝場合的開心果。她是屬於舞台的,liveshow的。一定是這樣,所以連送別她的那場追思會,也只好在紅館舉行,也只好像一場綜藝晚會,而她的同行友好,如果能唱會跳,最好也獻唱兩首(眼泛淚光以表哀思)。
不不,這些誠意是真的,大家真的捨不得她。我只是不太習慣,在追思場合也會聽到入心入肺的失戀金曲《你怎麼捨得我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