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話題本地篇<br>科研兵團炮製香港驕傲

北京奧運話題本地篇
科研兵團炮製香港驕傲

距離京奧只有短短150多天,一班準京奧選手正磨拳擦掌,背後還有為選手默默付出的功臣──體院「運動科研人員」。世界冠軍黃金寶的恩師沈金康,形容他們是阿寶的「秘密武器」,這「武器」也幫過乒乓「孖寶」李靜和高禮澤奪得04雅典奧運銀牌。記者:徐嘉華 攝影:王子俊

黃金寶:我要受保護

黃金寶(34歲,07世錦賽、08捕捉賽世界盃冠軍):「如非從小開始踩車時,有『科研』人員幫我及保護我,令我不易受傷,又保證有一個合適的訓練進程,我好難想像能踩到現在。」
阿寶亦師亦父的沈金康教練,早於82年擔任上海單車隊教練,到85年進入國家隊,一直將「科學訓練」支配單車練習;94年來港執教時,沈教練也是用同一個模式去訓練阿寶。沈教練說:「阿寶跟我練車時已經21歲,如果沒有『科學訓練』,他不會有現在的成績。」

針對強弱點作出改善

這14年間,阿寶共奪得兩面亞運金牌及兩面全運金牌。沈教練說「科研」每一部份都幫了阿寶不少,他續稱:「我執教阿寶最初5年,我們最多用的是『運動生理』及『運動生化』,幫助阿寶打好基礎,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及帶氧能力,亦監控訓練強度;進入後期衝擊世界冠軍,『運動生物力學』是阿寶的重要『武器』,它的測試可以指出阿寶踩車時的強弱點,然後作針對性的改善。」
近數年,單車隊更增加一名來自中國的「科研教練」張潔,每分每秒隨隊執行「科學訓練」。
依靠技術:運動生理、運動生化、運動生物力學

沈金康教練(左)說「阿寶」有今日成績,「科研」是秘密武器。資料圖片

陳慧琪:我要練大隻

陳慧琪(26歲,06多哈亞運滑浪風帆亞軍):「我們每星期有兩天練體能,每次4小時,一課增加肌肉力量,一課提升心肺功能,讓我們可以在一個多小時的比賽中,有充份體力應付。」
以RickyTianco為首的體能訓練團共有6人,一向針對個別運動員的需求,而制訂出不同的體能訓練計劃。
依靠技術:體適能訓練

陳慧琪(左)與何智豪(右)一星期做兩天體能訓練。資料圖片

黃蘊瑤:我要食補品

黃蘊瑤(21歲,08世界盃記分賽冠軍):「有時我們參加公路賽,一踩就幾小時,我們會依據體院營養師的建議,帶備補給品在路上吃。比賽後,又會開一些恢復體力的補充劑;若在香港練習,我多數會在體院解決3餐。」
體院內的運動員餐廳,一日3餐都是運動營養師鍾素珊主理,有齊運動員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如意粉、飯)、蛋白質(肉類、奶)、維他命及礦物質(蔬菜、水果)等;她說:「一個普通人食少一餐半餐或隨便進食,影響不會好大,但一個運動員營養不夠好,或者食錯嘢,都足以令他失去奪獎機會。」
依靠技術:運動營養

單車是大運動量項目,黃蘊瑤多以補充劑恢復體力。資料圖片

李靜/高禮澤:我哋要傾偈

李靜(32歲,04雅典奧運乒球雙打亞軍):「我要求完美,若在比賽中打得不夠好,我的情緒變化會影響到發揮;現在大賽前後,我都會去找心理醫生聊天,希望在比賽中不會出現起伏太大的心情。」
體院運動心理主任姒剛彥博士表示,「心理」是「孖寶」在04雅典奧運奪銀的關鍵。他說:「他們兩人在備戰雅典奧運整整一年間,曾出現不少狀況,阿靜好容易在比賽中發脾氣,他一發脾氣,球就亂打,他的脾氣源自對每一球都追求太完美;而阿澤則缺乏自信,需要我們的鼓勵,還好兩人的問題都能在奧運前解決。」
依靠技術:運動醫學、運動心理

完美主義者李靜易受情緒影響,心理學家幫他平復心情。資料圖片

王晨:我要醫好傷疲

王晨(31歲,現世界羽毛球排名第4):「我的訓練與按摩放鬆的時間比例是1:1,練兩小時的話,之後會按摩及放鬆肌肉兩小時,以減少傷患;我屬於老球員,靠自己恢復太慢,若沒有這些幫助,我好難打到現在。」
今年將第2次代表香港參加奧運會的王晨,由於長年累月不斷訓練及比賽,身上勞損處處,她說有現在的成績,技術只佔50%、治療20%、力量訓練20%,餘下的10%,是「科研」其他部門如「運動生化」等的幫助。
依靠技術:運動醫學

王晨除了以中式按摩紓解肌肉疼痛外,也會以體能訓練強化肌肉。資料圖片

後記:

這支「秘密武器」由20多個專才組成,服務對象主要是體院11個「精英項目」約200多名頂尖選手。在過去20年間,跟港將們經歷過無數大賽,最成功的例子,首推「風之后」李麗珊奪得96奧運金牌;功臣之一兼現任體院運動科學及醫學統籌主任蘇志雄,預期今屆京奧,港將會有獎牌進賬。他說:「我們科研的工作,是確保有能力拿獎牌的選手拿到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