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創新高,北京為防再度出現05年及去年的全國油荒,發改委及商務部昨日發出通知,一方面要求中石油集團及中石化集團出面加快整頓民營成品油批發企業,今後將嚴控新建零售加油站。另一方面亦為民營成品油批發及零售企業留下生存空間,要求兩大集團要按已簽訂長期供貨協議的民企供油,看來今年成品油批發與零售市場將面臨一場大整肅,中央將透過兩大央企提高成品油市場集中度,以達到「防通脹」的宏調目標。 記者:龍婉嫻
昨日兩部門發出的通知,同時呼籲民營批發企業之間自行重組聯合,並要求地方煉油廠嚴格執行將成品油交予兩大集團集中批發,不得自留出售,民企批發企業要與零售加油站簽訂長期供油合約,民營加油站可選擇中石油、中石化或其他民營批發企業,兩大集團應按合約向民營批發及零售商供油,但若發現民營批發商向未簽訂長期合約的加油站供油,則可削減他們的供油數量。
此外,兩部門亦提出警告,嚴禁所有成品油經營企業擅自加價,經注銷或撤銷了經營資格的企業,不得再繼續賣油。
牌照齊全仍被接管
內地原有逾660家民營成品油批發企業,但去年油荒爆發後,已倒閉了200家,原因是兩大集團為盡量減虧,一度不理民營批發商,只向加油站直供成品油,連以牌照齊全自居的湖北天發,亦在去年11月因董事長龔家龍涉經濟犯罪被接管,64個加油站上月全數由中石化集團收購,即使中國工商聯石油商會發聲明,表明反對非民營壟斷企業借機染指民營石油企業資產,最後仍無法阻止中石化集團介入。
曾一度想引入民企加強競爭的中央政府,為何非但不插手干預,現時反而鼓勵兩大央企吃掉這些民企呢?看看如下數據,大家可能會有點頭緒,目前內地加油站約有9.33萬個,民營佔了4.5萬個,市佔率48%,相反兩大集團旗下的中石油(857)及中石化(386)分別佔2.9萬個及1.9萬個,市佔率為31%及20%。
去年政府為壓制通脹,一直控制成品油售價不准上調,造成國內外油價存在巨大價差,央企因為要負責任繼續蝕本賣油,但民營批發及零售商,甚至地方煉油廠,卻沒有此包袱,紛紛囤油迫政府加價,最後爆發油荒,成功迫使中央於11月將汽柴油每噸售價加500元人民幣,油荒才慢慢減退,經此一役,北京終於下定決心,還是將油品供應集中在聽話的兩大央企手中,對於中石油及中石化,這無疑是一大良好發展機會,但對民企而言,要在兩大夾縫中生存將更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