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康:次按阻慢直通車

劉明康:次按阻慢直通車

【本報訊】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今年1月國內銀行持有次級按揭餘額,已由去年11月底的182億美元,降至159億美元(約1240億港元);他又透露,次按危機影響了「港股直通車」的推出,至今仍未有落實時間表。

李兆基:有望5月出台

有「香港股神」之稱的恒基地產(012)主席李兆基昨日在北京預期,港股直通車有望於今年5至6月出台,他指「直通車仍有機會,因(中央)一路無收口,無話取消,無話有定無」。他估計,5至6月「應該有」,屆時相關股份將受惠,「有少少起(升)」。
天津前市長兼全國社保基金會理事長戴相龍表示,被擱置的港股直通車正取得進展,但暫時仍未有時間表。
劉明康接受《香港商報》訪問時表示,國內銀行於1月仍持有的次級債風險約159億美元,當中包括Alt-Subprime、債務抵押債券(CDO)等,但損失可能是上述金額的一半或以下;而相對於內地銀行外滙資產和國家外滙儲備,這只是很小數目。
談及港股直通車何時啓動,他指發生了次貸危機,股市大震盪,要從全面考慮,現時仍未有時間表,而合適的市況是政策考慮的重點,現時仍會繼續深化QDII政策。他又說,去年8月宣佈港股直通車以來,中國銀行(3988)、工商銀行(1398)和建設銀行(939)的試點工作都做得不錯,個別可能還在做壓力測試。
另外,工行行長楊凱生對路透社表示,從緊的貨幣政策給商業銀行帶來影響,貨幣市場資金相對短缺,當資本市場進入調整期,預期該行的中間業務保持一定增長,而今年保持中間業務不低於40%增長是該行目標。去年工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增長超過1倍,主要來自手續費及佣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