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你睇我好,我睇你好」。雖然皇馬和羅馬份屬西、意首都勁旅,現同於歐聯16強惡鬥,惟基於財力和政策分野,雙方球員的薪金存在龐大鴻溝,是好是壞,見仁見智。
皇馬加薪不惜工本
環顧星光熠熠的皇馬,兩名青訓產品卡斯拿斯和魯爾的忠心獲得豐厚回報,續新約後的年薪為720萬歐元,傲視同儕;假如羅馬知悉,連對手的羅賓奴也能每年賺取500萬歐元的話,會否又嫉妒又羨慕呢?或較意料之外的是,銀河艦隊陣內包括雲尼斯達萊、簡拿華路在內竟有近半隊球星的人工,高於意國首都icon托廸,而魯爾和卡斯拿斯更高出約3成!「王子」,你「眼火爆」嘛?
今日歐洲球會逾7、8成經常性開支用於球員薪酬之上,皇馬更幾乎因而年年虧本,那邊廂的羅馬卻不能承受高昂風險,故此設下了250萬歐元年薪上限,以免人工無止境地上升,而唯一例外是隊長托廸。
然而,托廸的年薪乃隊友的兩至三倍,很容易令陣內出現分化;如近季最炙手可熱的巴西球員文仙尼,就一直扭計加人工不遂,導致與主帥史巴利堤面和心不和。薪金上限當然有效控制開支,惟缺點卻是難以留住具潛力的後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