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連線:Office的新意(一) - 扶偉聰

中港連線:Office的新意(一) - 扶偉聰

在商品經濟的社會裏,各類產品不斷被輸入新的元素。其內涵的變化,讓眾人眼花撩亂,稍不留神,立即會被時代的臂膀甩開。
前些陣子,圍繞寫字樓的興建,引伸出了「總部經濟」的名堂。於是經濟界、房地產界、社會學界齊心協力,捧出這個新課題,其中的結論讓人振奮。因企業辦公室集中,可讓當地帶來資金流、商品流、技術流、人才流和信息流,大大促進了所在地的經濟繁榮和發展。

爭相發展總部經濟

內地有一個「城市社會科學院」發佈了《中國經濟藍皮書》,評出了總部經濟發展能力的城市排名,順序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島……。第一名的北京,就有35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未包括這類公司的投資公司)落戶,另外,還有266家國內大型企業集團也把總部放在北京。
毋庸置疑,這些大型企業的office內,都是高級白領及行業的領軍人物,光是人才的滙聚,已足以讓所在地沾光,再加上這些企業的伸延行業,你可以細想一下,連那些大大小小的生活配套,也盡在其帶動之下,幾乎讓整個地區經濟生輝。

獎勵向核心區靠攏

因為有了這許多活生生的例子(包括香港、新加坡),內地的許多城市都不失時機地抓住這種機會,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地產商更搶佔龍頭地位,為企業總部建造優質物業。你在北京的金融街、上海的浦東新區、廣州的珠江新城,到處可見到已落成的、設計新穎的寫字樓,或正在興建的摩天大廈。廣州政府還特別訂出多項優惠政策,獎勵大企業向核心區域靠攏,其中一項是:凡金融類企業總部搬進珠江新城,可獲獎金500萬元人民幣。
儘管那區區幾百萬對於大企業來說不算甚麼,但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內地對於office所展現出來的經濟遠景,充滿極大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