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惡、貪婪、恐懼 - 李怡

邪惡、貪婪、恐懼 - 李怡

《2百萬奪命奇案》的觀眾會在驚悚、恐怖的氣氛下被吸引着追看下去,但細想一下,故事的含意卻透露着「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的這種宿命觀點。獵人莫仔在「偶然」之下發現了二百萬美元,被追殺就是他「必然」的命運。存在主義認為,人一出生就要走向死亡,這是人類注定的悲劇結局。《2百萬》的故事告訴我們同一意念:人終究難逃一死,你只能藉種種手段去逃避死亡,但不能改變死亡。「死亡」是籠罩全片的鬼影。
邪惡的人可以有多麼兇殘?貪婪可以多麼無情?恐懼可以多麼巨大?電影塑造了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大惡魔卓安東,飾演這個變態殺手的,是西班牙男星積維爾巴頓,他在這次奧斯卡中獲頒最佳男配角獎。他在頒獎禮上說,「多謝高安兄弟瘋狂得找我演出,更讓我剪了一生中最恐怖的髮型。」他在片中的「屎塔蓋」式髮型,確實增加了角色予人的恐怖感。
積維爾巴頓飾演的冷血殺手形象,並非面目猙獰,從不吆喝呼叫、兇相畢露,他永遠面無表情,喜怒不形於色,安然自信,但卻計算精準,冷血無情。他濫殺無辜,在他強迫加油站老闆猜銅板那一面朝上時,一派心平氣和,但殺機已直撲老闆而來,但他一副心意未定的神態,讓觀眾和那老闆一樣有生死未料的窒息感。積維爾巴頓飾演的這個殺手角色,帶來了電影少見的惡魔風貌。他的面部雖無表情,但眼神讓人驚悚。
邪惡之外是貪婪。獵人莫仔因貪婪而導致自己及家人遭追殺。老警察則表現出一種無力感,最終則告訴觀眾,世界未必是「邪不勝正」的。這是對人世的莫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