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謬誤:膽石不宜做體外震波碎石

醫學謬誤:膽石不宜做體外震波碎石

膽石的發生率隨年齡而上升,40歲以上且肥胖的女性為發病的高危一族。膽石一般分為色素結石及膽固醇結石兩種。色素結石為東方人特有,而膽固醇結石則是西方人膽石的主要成因。

做手術是最佳方法

由於目前腎石多以體外震波碎石治療,很多人都誤以為膽石也可以體外碎石治療。其實,膽石並不適合做體外震波碎石,因為膽囊懸吊在肝臟之下,膽石會不時移動,若進行體外震波有機會破壞附近的組織,就算可以震碎膽石,膽石在排走時停留於膽管內,可以引起急性膽囊炎和胰腺炎,後果會非常危險。
另外,也有不少人以為膽石可以吃藥方式將其溶化,答案是,只有一小部份的膽固醇結石及膽道管無結石的病人,才有可能以藥物消除,但藥物必須長期服用,停藥後短期內再復發的機率高達三成,所以並不建議採用,尤其藥物對東方人特有的膽色素結石根本無效。所以,膽石的最佳處理方法仍是手術治療。
傳統的剖腹膽囊摘除術,必須在右上腹切開一條長10至15厘米的刀口,腹腔鏡手術僅需在腹部分別切開四個分別6至12毫米的小傷口。手術上的突破,使病人減輕了手術後的疼痛、縮短了手術後的復原時間、改善了傷口的美觀,使其成為膽囊結石手術的優先選擇,但腹腔鏡手術也有其限制,所以手術前應做適當的評估。

膽囊連結石須切除

膽石手術不是只將結石取出,而是必須將整個患病的膽囊連結石一起拿掉,否則膽石仍會再復發。雖然手術後可能會被人笑稱「無膽」,但此膽非彼膽,膽囊拿掉對人體影響並不大。
資料來源:翹采醫務中心外科專科醫生鄺國雄
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