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談及一個新名詞VIEs(VariableInterestEntities),未向讀者交代是啥?
VIE者,中文譯為「可變利益實體」,源於01年美國能源企業「安然」(Enron),利用所謂的SPV(SpecialPurposeVehicle,即特殊目的工具或公司),透過短期票據發行融資,來為他們的投資/投機揼水,並搞掂會計佬,所有此類衍生工具皆納入VIE,未計數不用顯示在資產負債表中,因此是一種變相隱藏的投資。
衍生工具幫一把
據CreditSights透露,由於美樓市續跌拖累經濟,令致有關債券投資價值下降,金融機構須向此類投資進行注資,甚或撥備,耳熟能詳的大銀行如花旗、美銀,以至華爾街大行如美林、貝爾斯登和高盛均有過或數以百億美元被納入VIE賬目內的CDO(有抵押信貸承諾,或曰有抵押債務債券),一旦出事,估計損失高達880億美元。另外Oppenheimer分析員亦指,此類投資損失將逐漸浮現,有可能超過700億美元。看來各大金融機構又要為此擔驚受怕矣!
話倒說回來,食得鹹魚抵得渴,過去數年,金融機構連續多季或多年錄得雙位數字盈利增長,若不是這些創新投資衍生工具幫上一把,一眾趾高氣揚之金融業從業員或頭頭,又怎會年年有肥豬肉(天文數字的花紅)分,你估個個係神或孫悟空,攞條毛都識變乎?
消息不斷多凶險
3月份是凶險的,3號中國兩會開始、5號有油組會議、7日有非農業新增職位、13日中鐵建上市、18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議息、19日有日本央行換行長,到月底又是日本企業年結,無論中外、歐美、亞太皆或多或少受消息刺激,導致金融市場出現動盪,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