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師自殺父延續愛心<br>擬成立基金協助失聰人士

女教師自殺父延續愛心
擬成立基金協助失聰人士

【本報訊】前日在何文田愛民邨跳樓自殺的失聰女教師李菁,是在中大語言學及現代語言學系任教,父母失去愛女昨仍難掩哀痛,但為了延續女兒的愛心,家人計劃成立基金協助有需要的失聰人士。
再生鬥士李菁(26歲)家有父母及1姐1妹,胞姐已經搬出,她與父母及胞妹同住在愛民邨昭民樓,父親在藝墟及文化中心做手工藝降落傘。昨日李母仍未能接受女兒離世事實,神情哀傷不時飲泣。李父說中大已與家人聯絡,對事件表示難過及慰問。

「我可唔可以攬吓你」

李父指出,女兒04年嶺南大學畢業後獲痙攣協會聘任文職,後來她辭職想到私人機構發展,但飽嘗人情冷暖,該等機構知道她失聰便不給予機會。直至去年10月,中大語言學及現代語言學系負責人看過她奮鬥向上的故事,主動邀請她任教,從事研究及協助弱聽小朋友,合約即將屆滿,上司已提出續約1年。
李父說,近日女兒行為出現異常,早前往看醫生其實是普通胃病,但她不放心再到急症室求醫,上周四她放假,翌日早上向母親說:「我可唔可以攬吓你」,母親不以為意與她閒聊,言語間透露工作不開心,與同事相處有問題。
母親曾勸解:「出嚟做嘢梗遇到困難,有阿爸阿媽喺度唔使怕,有人唔理解你唔緊要,凡事睇開啲」。直至前日,李菁原本到伊利沙伯醫院取藥,結果在愛民邨衞民樓跳樓。李父指出,女兒遺書沒有提及任何人,內容「最後引起同事間一片恐慌」,相信她是說自殺後會令同事不安。

自殺女教師李菁生前愛參加野外定向活動。

遺體運返家鄉安葬

他說,女兒在人生歷程上受到不少歧視,其實與本港支援失聰人士不足有關:「香港呢個成長環境,亦係佢嘅傷心地」,家人希望用帛金成立一個基金,目標是10萬元用以援助失聰人士。女兒生前喜愛獨木舟及野外定向,他並受到女兒愛心感染,去年亦在內地助養一名男童,家人準備將李菁的遺體運返廣東吳川家鄉安葬。
李菁遭受歧視可在其《龍耳》的文章中看到:「沒有人知道為甚麼,只知道我是聾的。連我也不清楚自己怎麼會聾了,我以為自己是一條龍,來到世界接受割耳的手術,可是,我一直找不到龍耳。」文中又謂:「龍要有尊嚴,沒人能欺負龍。我的覺悟,是在那天的保母車上,一個十多歲的男孩對我笑嘻嘻的說:『你的耳機可以給我看嗎?』他的眼神並不冰冷,可是裏面充滿了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