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立醫院再發生醫療事故,仁濟醫院深切治療部一名護士疑因疏忽,為病人剪短呼吸喉期間,沒有留意呼吸喉內有抽痰喉,令抽痰喉跌入病人肺部,要做手術取出。有醫護人員歸咎深切治療部護士人手一直短缺,增加了出現醫療事故的機會。
有醫護人員表示,仁濟醫院深切治療部1月底時,一名病人需插喉協助呼吸,因病人要抽痰,需在呼吸喉內放入一條更幼的抽痰喉。但一名護士為病人調校呼吸喉長度時,疑忽略了「喉中有喉」,剪短呼吸喉期間,令抽痰喉跌入病人肺內,需做手術取出,幸好病人手術後沒有大礙。
醫護人員歸咎人手流失
該醫護人員指,仁濟醫院一年前深切治療部有10張病床,因人手流失,院方曾表示要減至8張病床,但其後照收病人,最多至10人;該部門日間有六至七名護士,扣除管理人員,只有四至五人「落手落腳」照顧病人,夜間只有四名護士,今年6月將再有兩人離職,預料護士壓力更大。
伊利沙伯醫院深切治療部顧問醫生黎鏡堯表示,若即時以氣管鏡為病人取出抽痰喉,問題不大;若延遲取出喉管,則可能引致發炎。
仁濟醫院發言人表示,有關事故屬個別事件,否認與人手有關;院方已知悉護士流失情況,會繼續招聘。該院深切治療部原有10張病床,去年5月減至8張,使用率平均78%;日間護士病人比例是1比1,夜間1對2。
此外,護理員協會調查發現,現時公立醫院病房日間護士與病人比例為1比10,高峯期超過1比14,促請醫管局盡快落實1比5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