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暴跌,絲毫不感意外,數據清一色利淡,只不過股市越挾越引人信,正如滙控(005),個人認為不是甚麼聰明錢買上,而是早前沽得太勁,業績前怕輸的淡友先行平倉。「聰明」錢或是「怕輸」錢,根本無從稽考,惟有在股價走勢上判斷誰勝誰負。
和物理原理一樣,高台跳水,潛能化成動能,今次反彈後再跌,動力會遠勝上周初,不要以為還是陰跌,成交隨時大增,情緒可以轉成頗為悲觀,尤其滙控在業績後,以美國金融股的近期表現作參考,實在有甚多向下望的空間。相比之下,中資股的長遠前景更加令人擔心,商品價格升浪仍是不停步,中國要輸入大量資源,而又愚蠢地控制物價,變相鼓勵浪費,一方面正被人打劫,另一方面又要處理濫用資源帶來的污染。政府面對投機者挾高資源價格,如何應對會是十分頭痛。
解決方法有三,第一是加強宏觀調控,第二是印貴價股票抽水還擊,但大型已上市國企,在A股上市後,再印H股已經不易,國內股民會反對,惟有靠新股,可是股市氣氛差,未上的巨企不多,細股人家興趣則不大,要像早前長賣長有已不可能。
第三是加快人民幣升值,其實人民幣只是兌美元造好,兌其他貨幣根本在貶值,有甚大條件加快上升,變相減低中國採購海外資源的成本,及令中國不至過度賤賣國民的勞動力。
政策傾向加強宏調
不過看來過份以日本的經驗為鑑,怕人民幣升值造成泡沫,然後一舉爆破一沉不起。但日本當年未有好好利用日圓升值加強進口,是一大敗筆,還有營商文化也有關係,所以人民幣升值,未必一定太壞。以此刻所展現的管理思維,肯定用第一方案加強調控,因此中資股後市,在商品越走越勁下,是要十分小心。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持有滙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