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政府向數碼業打主意

法政府向數碼業打主意

法國公營電視台和電台的員工於2月中發起罷工一天,當天電台只是不停播放音樂。究竟是甚麼事觸動了工會的神經呢?導火線並非要求公營電視台私有化的聲音,而是有關公營電視台不准插播廣告的提議。簡而言之,工會決不肯放手讓廣告客戶溜走,擔心到頭來自己飯碗不保。
在1月時,法國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Sarkozy)突如其來提出這項建議。到2月底,他更成立一個委員會,專責研究此構思的可行性。

要公營電視台停播廣告

廣告客戶去年向法國公營電視台「進貢」了8.34億歐元(約98.5億港元),相當於電視台經費的三成。薩爾科齊指出,希望將廣播機構從「收視率枷鎖」中解放出來,從而提高節目質素。
事實上,法國人善於炮製通俗的電視節目,不論是公營電視台還是主要商營廣播機構TF1,黃金時段都充斥着真人騷和逼供式的訪談節目。
薩爾科齊一廂情願地相信,終止播放廣告就可來一次大改革。他指出,公營電視台必須有大無畏精神,勇於冒險;要達到這個目標,就不能給廣告商牽着鼻子走。不過,有三點理由令人不認同他的想法。

節目質素未必能提高

首先,根據外國經驗,公營+機構的經費與節目質素和選材沒有必然關係。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本土節目沒有插播廣告,但去年最受歡迎的節目是一套肥皂劇,黃金時段的節目盡是真人騷和綜藝選秀節目。理由很簡單,BBC倚靠電視牌照費或電視稅去支持營運,要爭取撥款,也要有一定收視率才能令公眾信服。
法國同樣徵收電視牌照費,更佔去公營電視台經費的64%,所以即使沒有廣告,電視台為了吸引觀眾,都要推出一些庸俗但受歡迎的節目。
其次,假如公營電視台禁播廣告,得益者又不一定是觀眾,那麼誰是大贏家?毫無疑問會是商營電視台,一大筆額外的廣告費將會流到他們那裏。
薩爾科齊宣佈他的大計當日,TF1股價就一度跳升。TF1的大股東是Bouygues公司,老闆是MartinBouygues,他正是薩爾科齊的老友,兼且是薩爾科齊一位兒子的教父。
另一位贏家會是傳媒大亨VincentBollore,他在05年創辦了Direct8電視台。薩爾科齊自去年5月當選總統以來,先後兩次商借Bollore的遊艇和私人飛機作度假之用。這難免會成為其對手的話柄,令人覺得薩爾科齊這一次主要益了自己朋友。

徵稅方法打擊疲弱經濟

第三,薩爾科齊承諾,會動用公帑,彌補公營電視台因停播廣告而少了的每一分收入。這除了從商營電視台的額外廣告收益中抽稅,他更計劃向手機和互聯網服務徵收「微不足道」的稅項。政治上此舉有一定吸引力,但從經濟環境的角度來看似乎行不通。
目前法國經濟停滯不前,高科技投資又相對地不足,政府為了增加收入而再向數碼行業打主意,此舉實在很不智。正如當地一位商家說:「這將會朝着法國經濟的腳部開槍。」
2008TheEconomistNewspaperandTheEconomist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