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你與我身邊總有一些股民。有團體指出,不少參與炒股的市民,抱着投機而非投資的心態,盲目買賣股票結果變成病態股民。其實不少病態股民,起初也是穩守為主,但不服輸心態往往令人輸得更慘;有過來人指出,因為當初落場炒股炒損手變成病態股民,又轉戰澳門賭場求翻身,結果合共輸掉30多萬元。
赴澳賭博圖翻身
曾經是病態股民的Lawerence早在18歲時就買股票,當時只會選擇長實等穩健股,但後來遇上金融風暴蝕了一大筆,他抱住不服輸的心態繼續沉迷股市,更不惜借孖展買賣窩輪等衍生工具,最後變成負債10萬元。Lawerence當年從事服務業,月薪兩萬多元,面對巨債竟選擇到澳門企圖借賭博翻身,出入賭場又買波買馬,結果再欠下20多萬元債項。今年剛好30歲的他經過多年沉淪後,終感到對不起家人而醒悟,經輔導後現已成功戒除賭癮。
錫安社會服務處去年2月成立勗勵軒提供戒賭輔導中心,截至今年一月已收到228個戒賭求助個案。中心主任黃玉明表示,有一半求助個案為沉迷賭馬,賭波則有兩成,有4.5%沉迷股票。她說,求助者賭錢時每注由數百至數萬元不等,但因賭錢而欠債的金額則由數萬元至最高的400萬元。
棄唔買蝕底心態
黃玉明指出,近年參與股票市場的氣氛越趨熾熱,由阿里巴巴到近日的中鐵建招股,都引來股民熱烈參與,不少人更會冒高風險借孖展炒賣股票。她預計,這種全民皆股的氣氛將維持一段時間,在不理性情況下以羊群心理跟風買股票,抱着「唔買會蝕底」的心態,與賭錢無異。她又預期日後將會收到更多涉及沉迷買賣股票的求助個案,故呼籲市民應考慮清楚風險及承受能力才參與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