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曾俊華在財政預算案中,計劃撥款85億元,向月薪不足1萬元打工仔的強積金戶口,一次過注入6000元,估計約有130萬打工仔受惠。受惠者之一張先生,一直擔心強積金未必足夠退休生活,希望知道政府此舉如何幫助退休生活,積金版搵專家幫佢計計數。 記者:陳景揚
從事運輸行業的張先生,現年29歲,月薪9000元,與僱主各供款5%,每月強積金供款900元,經過七年,現時戶口累算權益約9萬元。張先生現時每月生活開支約6000元,他說:「儲咗七年先有大約九萬蚊,咁儲落去退休時會有幾多?幾多錢先夠退休?政府今次派糖只係夠𠵱家生活一個月,對將來退休實際幫助有幾大?」
複合回報高
2000年政府推出強積金,目的是希望打工仔能將部份收入儲起並進行投資,使退休生活得到更佳保障。今年政府計劃向每名月入不足1萬元打工仔的強積金戶口注入6000元。專家稱,不要小覷複合回報的威力,只要投資得宜,以每年10厘回報計算,張先生65歲退休時(36年後)積累回報可達18.55萬元,若每年回報增至15厘,便可達92萬元(表1)。
專家:買亞洲、中國基金博賺15%
張先生現時的強積金投資組合,有一半投放在回報極低的保本基金,40%投資環球債券,只有10%投資環球股票(圖1),過去7年平均每年回報約5厘,退休時戶口價值約為163萬元。以平均每年通脹率3%、退休後平均每年回報率5厘計算,最少需350萬元才能維持現時生活水平至85歲(20年退休生活)。即張先生退休時強積金所得,未及目標一半。
新供款投資均衡基金
萬利理財總裁張佩儀建議,張先生除要好好利用政府注入的6000元投資外,現有強積金組合亦應作出調整。其中,政府一次過注資的6000元對供款人來說是額外Bonus,可考慮透過進取的投資策略,如買亞洲基金、中國基金等,爭取每年15%回報。
現時張先生供款組合極為保守,投資組合集中在低風險、低回報的保證基金及債券基金,建議調整強積金投資組合,或每月增加供款,以達退休所需目標。
由於尚有36年才能取回供款,張先生可考慮將新供款投放到中度風險的均衡增長基金上,如40至60%股票比重的人生階段基金,透過股票及債券混合投資平衡風險,目標年回報8%;原有組合可以維持不變。
新供款在36年後到65歲時料達225萬元,加上原先組合滾存56萬元,及政府注資的6000元透過進取投資可望收回92萬元,張先生強積金戶口退休時總值可望達373萬元,足夠退休(圖2)。
加碼投資現有組合
如果張先生不想改變現有強積金投資組合,亦可考慮加大每月供款額,除現時供款900元,張先生節省開支,每月加碼1500元作強積金供款,36年後估計可取回約290萬元。屆時加上原先組合滾存的56萬元及政府注資6000元的投資收益92萬元,張先生退休金可達43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