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以米飯為主食的日本人來說,米飯與漬物的關係就如西方人的麵包與牛油。
漬物是一種保存食材的方法,蔬菜經醃漬後會更富風味。從文獻記載,中國於三千年前已掌握醃漬食材的技巧,而奈良東大寺之歷史資料中則指出,醃漬食材的技巧是於公元4世紀時隨佛教傳入日本。
漬物又稱作御新香,種類繁多,醃漬的方法各異,而全國各地亦有個別的特色漬物,其中鹽漬、糠漬及醋漬是較為常用的醃漬方法。此外,亦有味噌漬、山葵漬、豉油漬、粕漬及糖漬,而澤庵漬(黃色蘿蔔)、柴漬(紫紅色茄子)及野澤菜漬(綠色跟雪菜近似)就是較常見的具代表性漬物。
過往,每戶人家都會存放一個木桶用於製作糠漬,更有傳統媽媽要在女兒出嫁時,從家中的木桶內取出一些調好的米糠送給女兒,讓女兒可以在自己的廚房設置木桶製作糠漬,由於要將木桶內的糠漬保存妥當頗為費神,這個傳統已日漸式微,城市人經已甚少自家製作一些繁複及需時的漬物,時下就發展出一些簡易快速的自家製漬物。
(下星期跟大家介紹簡單的漬物製作法)
CoCo小松本太太是香港人,嫁了日本人,曾跟日本大廚拜師學藝。